乐山市县街小学安琥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
一、实验名称:
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二、实验设计思路:
通过本实验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当物体的接触面的状态不同时产生的摩擦力也不同。因此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大小也可以以改变物体接触面的不同状态开始。使物体接触面变光滑和变粗糙,通过测量小车的运动(平行拉动和下降运动)形成数据,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当接触面不同的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也会不同,物体运动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改变接触面的状态,可以增大或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力。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状况,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四、实验器具
小车,木板,测力计,砂纸,尺子,书
五、实验操作:
小组活动一:探究如何减小摩擦力
材料:小车、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在木板一面粘上粗砂纸)
操作指南:把小车翻过来,连接上测力计, 在木板的中间画上一条线,固定小车和测力计,拖动木板,让
翻过来的小车分别在光滑板表面上,粗糙的表面上拖动,匀速拖到白线时读测力计的数字,并记录,再把小车放正(轮子朝下)再做一做。
相同的条件: 小车测力计
不同的条件: 光滑的表面粗糙的表面小车的正反面
接触面的情况
所用力的大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粗糙板面+小车反面
光滑板面+小车反面
小车正面
实验结论:
1、接触面越粗糙,拉动小车所用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越光滑,拉动小车所用的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3、接触面能滚动时,所用的拉力更小(滚动摩擦时摩擦力更小)
小组活动二:改变小车的状况探究摩擦力。
(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比较)
材料:小车、斜面。
操作指南:搭一个斜面,第一次让小车轮子朝上沿着斜面滑下去,第二次让小车轮子朝下沿着斜面滚下去,比较两次小车行驶的速度,说明什么道理?
相同的条件: 斜面高度、长度
不同的条件: 小车的正、反面
实验现象
运动方式
速度快慢
轮子朝上滑动
轮子朝下滚动
实验结论:小车轮子朝上滑动摩擦力要比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