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其协调发展.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其协调发展
孙军/高彦彦
【专题名称】区域与城市经济
【专题号】F107
【复印期号】2011年07期
【原文出处】《经济论坛》(石家庄)2011年2期第5~10页
【英文标题】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under the Financial Crisis Background
【作者简介】孙军,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高彦彦,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内容提要】
对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而言,国际和国内市场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本文认为,我国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原因在于,市场分割所导致的狭小的内部市场规模不足以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即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可以借助广阔的外部市场规模,在报酬递增机制的作用下,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源集聚,政策难以扭转这种局面。而金融危机改变了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国外市场需求的衰落凸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这为我国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适当的政策措施无疑将会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而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消除行政性阻隔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地区差距/市场规模
    一、引言
    30多年来的中国经济改革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也产生了日益严峻的区域发展差距。东部沿海地区依赖改革的先机和海外市场实现了经济的超速发展,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动力则相对不足,在增长的位势上发生了普遍的“塌陷”①。如表1所示,1980年,中西部各省区加权人均GDP相当于东部的65%和53%。但是到了2007年,该比值分别下降为48%和41%。与区域发展鸿沟相比,更令人惊讶的是各省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以最富的上海和最穷的贵州为例,上海市2007年的人均GDP为66367元,而贵州省同期的人均GDP仅为6915元,两者相差近10倍。
    区域发展不平衡最严重的后果是社会不稳定,违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差距过大会降低高增长所带来的福利,并进一步阻碍未来增长的潜力。如何协调地区平衡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成为今后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头等大事。
    对于我国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的事实,国内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后地区发展的平衡程度存在波动,总的趋势表现为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差距扩大明显。那么,引起差距过大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些研究发现,市场化过程扩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另外,从改革的初始条件出发,Tian等在增长方程中引入政府政策变量,证实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如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而给予的倾斜政策是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林毅夫和刘培林把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发展战略。更具体的研究表明,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不仅没有起到再分配的作用,反而拉大了地区差距,因为越富的地区可能越容易得到转移支付。持支持财政政策导致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观点的还有
Shan,Shah建立了包含地区差距的衡量指标变异系数以及政府财政支出、货币供应量等宏观变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发现财政支出对地区差距的影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其协调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599724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