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戏曲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李渔戏曲理论的认识
明清时期的李渔是我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的杰出代表人物,《闲情偶寄》是他的戏曲理论代表著作,就其体系的完整和理论的深刻性来说,是旁人无法比拟的。当然,《闲情偶寄》这部著作并不是仅有戏曲理论,也包括园林建筑等其它内容,其中的《词曲部》主要是讲戏剧创作的,分为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个不同方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谈谈对其戏曲理论的认识:
“结构第一”的理论内容
李渔非常重视文学剧本的创作,明确的提出了“结构第一”的思想,中国古代的戏曲理论一般比较重视音律和词采,对剧本创作不太关注。简单来说,他的“结构第一”的思想就是要把文学剧本的创作放在第一位,在具体创作之前,作家的心中要有一个总体布局构思,形成一个基本框架,做到“胸有成竹”,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其“结构第一”的思想主要是从五大方面来论述的:
艺术创作过程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即“审虚实”。从不同题材作品的内容出发,作家一定要解决好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戏剧内容有实有虚,但是总的来说,戏剧作品并不是写真人真事,而是虚构的产物,不一定要符合生活真实,只要能在脑海里想象到它是真的就行了。李渔感觉到了虚构可以使人和事高度典型化,能起到更大的社会教育作用。在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比较上,李渔认为现实题材是完全可以虚构的,而对历史题材则强调它的真实性,其实历史题材作品中也有不少虚构的成分,只要不与大家熟悉的历史记载发生冲突就可以了,在这里李渔的说法还是有一点片面性的。
2、戏剧创作应当对现实生活作客观真实描写,使之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不能把其变成泄私愤、报私仇的工具,或作为自己的消遣之用,即“戒讽刺”和“戒荒唐”。戏剧作品是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针对社会上的问题进行歌颂或暴露,不应当用它来诽谤自己不喜欢的人,这并不是说对社会丑恶现象不要讽刺,只是不要个人报复的讽刺。从内容上说必须符合人情物理,不能单单靠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创作没有任何现实生活根据、荒唐可笑的内容。
3、要求戏剧创作充满独创性,即“脱窠臼”。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由于受到儒家传统的思想影响,常常有比较严重的复古模拟倾向,许多有开明见解的文学家都强调“变”的思想,认为文学发展是不断有革新的。李渔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这也表现在戏剧创作上,并且这种创作是不断有新的变化的,他对模拟因袭、拼凑剽窃的作品是非常不满意的,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讽刺。
4、确立主题和题材,突出主要戏剧冲突,即“立主脑”和“减头绪”。戏剧创作中的主题和体现这个主题的主要人物与主要情节,必须处在最主要的位置,戏剧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所有的人和事都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发展剧本的主要矛盾冲突,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再者,戏剧是要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员们的唱词一下就过去了,不像诗文小说可以反复阅读,因此更要体现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剧情,不能头绪太多,显得太复杂。应该有一个主要矛盾冲突,其它的次要矛盾冲突都是为突出主要矛盾冲突而服务的,要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人和事,让中心思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5、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即“密针线”。李渔认为戏剧创作中情节的组织安排必须是符合生活实际的,各部分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要合乎人情物理,在每一处戏剧场景中也要在细节上下功夫,给观众一种切身的感觉,这也是体现艺术真实的必要。

戏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1-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