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制造系统》
读书报告
班级: 机械卓越1001
姓名: 魏延宾
学号: 3100301095
任课老师: 黄舒
2013年10月
摘要:企业应用精益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更快地对市场作出反应。
关键词:精益生产
一、概念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又称精良生产,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它们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对比后,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称之为精益生产,以针对美国大量生产方式过于臃肿的弊病。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
精益生产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它是从丰田相佐诘开始,经丰田喜一郎及大野耐等人的共同努力,直N60年代才逐步完善而形成的。
精益生产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也是追求卓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的追求七个零的终极目标。
精益生产的实质是管理过程,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
二、精益生产系统结构
这样的一个系统既存在管理方式和环境之间相互需求、相互适应关系,也
存在各个具体手段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关系,如图2-6所示。
精益生产管理思想最终目标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但管理中的具体目标,则是通过消灭生产中的一切浪费来实现生产成本的最低化。并行工程与全面质量管理更偏重于对销售的促进。同时,全面质量管理也是为了消灭生产中隐藏的问题,对于不良品加工只能是浪费,且掩盖了生产中隐藏的问题,造成进一步浪费。
三、精益生产的优越性
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所需人力资源一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
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最低能减至1/2;
2)新产品开发周期一最低可减至坦或2/3;
3)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一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工厂占用空间一最低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下的l/2t
5)成品库存L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平均库存水平的l/4;
6)产品质量一可大幅度提高。
精益
江苏大学精益生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