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记者.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闻采访(二)
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记者
记者的历史渊源
古代:
唐代的邸报;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时代的“每日纪事”。
现代:
最早出现在西方,是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
(例:公元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城)
17、18世纪,随着欧美大陆者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收集信息,更承担起了社会事件的评论员职责;
19世纪40年代前后,欧美各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报纸的印刷术和交通电讯技术的重大发展,大众化的“便士报”产生,随之而出现的是职业记者及其采访活动的大量涌现。
我者发展线索
19世纪,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报刊出现,比西方晚了近三个世纪;
记者称谓的确定:探、访事、访员。民国初年才统一为“访员”。
1899年,梁启超开始使用“记者”这一专用名词,但一般指报馆中的主笔及编稿人。
“访员”改为记者,据说始自黄远生。
大约20世纪20年代初,各报社大体有了内外勤的分工,吸收了日本新闻界的做法,正式将外出采访的人命名为“记者”,一直沿用至今。
记者的职业类型
在中国,最初的新闻机构实行“编(辑)采(访)通(联)发(行)合一”,直到1872年《申报》创刊后,才有了外勤记者。
总体上说,我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等;按专业范围分,有工业记者、农业记者、财经记者、政治记者、军事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法制记者、体育记者等;按地区分,有本埠记者、驻地(方)记者、驻外者、特约记者等。
记者的职责
记者的职责,从职业角度来说,指记者应该为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利策、哈德·拉斯韦尔
记者的基本职责是“让公众知情”,向公众传播有用的信息。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之外,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和职业意识的萌芽,也是20世纪开始的。杰出代表:邵飘萍、黄远生、戈公振、邹韬奋、张季鸾。
他们受到西方新闻观念的影响,对记者的感悟与“政争至上”的传统新闻观有了很大区别。
邹韬奋其人其事
邹韬奋(~),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人中者、政论家、出版家,原名邹恩润,因其一生的主要活动都用“韬奋”这个笔名,他的原名反被所淹,关于韬奋一名,他曾向人解释过:“韬”是韬光养晦,“奋”奋斗不息,用以自勉的意思。
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因此他被大家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革命先锋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年7月成立生活书店,任总经理。生活书店成立后,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作者,短短几年,使其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扩展到了56家,先后出版了数十种进步刊物,以及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被迫流亡海外。
韬奋精神
出版、读书界中人说,韬奋一生办刊物、办报纸、办书店,他提倡和身体力行的主旨是“竭诚为读者服务”,那种报务精神便是韬奋精神。
新闻界人士认为,韬奋的文章从来不畏权势,勇于一贯地讲真话,他批评时弊不怕得罪人,力主言论自由的精神就是韬奋精神。
政论家认为,韬奋之所以在舆论界独树一帜,是他在抗战前国民党对日本妥协时期,他不避个人安危,力主抗日,在抗战以后,他所办的刊物和书店,一直高举着抗日的大旗,他的爱国思想正是韬奋精神。

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记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124 KB
  • 时间2019-01-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