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盛通集团董事长武悦栋
走进他的办公室,一股古朴书香翩然而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放着各类书籍和装饰、收藏品的橱柜,以及一幅幅挂在墙上的毛笔字,遒劲有力,办公室宽敞明亮,颇有品味。温和的目光,亲切、慈和,圆润的脸上似乎永远挂着亲切的微笑,睿智而坚定的眼神即使隔着一层眼镜片仍不减其穿透力,举手投足间,不乏企业家的风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的主角——武悦栋,锡林郭勒盟盛通集团董事长。
回首过去,艰辛铺满创业路
武悦栋,其人其事颇不寻常,民盛购物中心的建设、香榭丽舍楼盘的建设、小康家园、党政大楼、锡市医院住宅楼……。当记者谈起这些时,温文尔雅的武董事长都云淡风轻的一笔带过了,这个企业家没有商人身上的世故和圆滑,更多的时候更像是一位学者。
创业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随着武董事长的思绪,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他出生于贫苦家庭,学习一向认真刻苦,在1980年高考前夕,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不得不放弃学业,在家帮父母做农活。因为还有两个弟弟在读书,作为哥哥的他特别想替父母分担一些,自己也琢磨着想做些什么事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此时,改革开放的春风不约而至,正是由于这个契机,他告别了父母,踏上了打工的道路,也正式的走入了社会。
1980年,他来到了霍林河建筑工地,这里的冬天非常的寒冷,下雪是这里的家常便饭。在这里做着挖沙子的活,每天要挖很多的沙子,在一起的工友们都看他身材矮小、很瘦弱的模样,一定是坚持不了的。可是后来,他比其他人做的都好,还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和表扬。“宁愿身子受苦,不能脸上受热”当时他的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他要证明给所有人看,证明自己不比任何人差,别人能做的事他照样能做好!
结束了挖沙子的活后,武董和很多工友在火车站那里做卸水泥的活。冬天天气格外寒冷,寒风凛冽,没有水的时候就化冰块来喝,住在潮湿的地道里,条件非常的艰苦。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他没有放弃,而是更加的努力工作,并创造了在15分钟内4个人卸下60吨水泥的记录,受到了领导的赞扬。
后来,武董去建筑工地做起了小工,由于他勤奋好学,得到了师傅的提拔,不久就学会了瓦匠成为了师傅,自己可以独立的带徒弟了。就这样,接二连三的学会了钢筋工、木匠、水暖工等等。在工作的同时他也没忘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他被派去学习技术,经过25天的勤奋学习,不断努力,一年后终于成为了一名技术员。
1987年,他搞起了承包工程的活,“初生牛犊不怕虎”凭借着自己的魄力和胆识,在平庄建筑公司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从此他脱贫致富,成为了万元户。1989年,他来到锡林浩特市开始负责盟纪委的工程,从此他的独自创业之路正式开始,也从一个“小武子”蜕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武董”。
喜看今朝,科学发展谱新篇
当记者问到盛通集团是怎样一步步的发展起来的时候,武董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微笑着回答道, 盛通集团前身是一家以建筑施工为主业的建筑公司,于1989年开始进入建筑市场,1996年正是注册成立锡盟北方建筑装璜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信誉的不断提高,1999年又成立锡盟北方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始逐步走向以房地产为主营项目地产公司。2001年,中蒙边境贸易异常活跃,公司紧紧抓住契机,开始介入商贸流通领域,率先筹划建设一家集边境贸易、商
盛通武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