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的说课稿
石洞小学彭琴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节课是在学习《光和热》中知道了用多面镜子把光投射到一点,以及用凹面镜和凸透镜都可以聚光之后,学习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从而为后面学习做太阳热水器作铺垫。
二、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对比实验的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思维还缺乏严谨性,知识迁移的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尤其对实验的细节还是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本节课也是检验组长指挥协调能力、组内合作学习的一个机会。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
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四、教法、学法:
教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出归纳总结。
学法: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 :
教师演示:课件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六、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师: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灯,发光的同时也在发热。太阳是一巨大的火球,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实验设计,探究科学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从学生较熟悉的夏天穿衣的颜色,猜测物体的吸热可能与颜色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学生分组实验(一)。
(1)、学生自学第36,67页的内容,找出实验方法。
(2)、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准备好的五种不同颜色的纸袋子,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5个温度计也要基本一致,放在阳光下,每2分钟读一次数。
怎样得到更多地光和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