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01目录目录跌倒定义原因分析风险评估案例解读预防跌倒一二三四五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一般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挫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一、跌倒定义因此有效的预防和尽可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是护理安全的主要内容。一、跌倒定义主要特点:发生在患者身上较为常见的有害事件,其发生率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性伤害的主要原因同未发生跌倒的住院患者相比,该类患者和患者家庭要承受更多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是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产生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和听力障碍,肌肉关节功能减弱,平衡能力降低血液系统疾病、高血压、脑卒中、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心功能不全、尿频、尿急环境不熟悉、路面不平、积水、障碍物、光线昏暗、病床未固定、病员服过长,拖鞋不防滑利尿剂、缓泻剂、降压药、降糖药、镇静药、抗抑郁药患者焦虑导致对周围环境注意力降抵、不愿意麻烦他人、陪护人员对患者照顾不到位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全面、安全教育流于形式、责任心不足、安全管理及监督不到位二、原因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身体虚弱,意识障碍,步态不稳,有跌倒史,睡眠型态紊乱,服用易导致瞌睡的药物,体位性低血压,排尿或排便需要帮助及其他因素(外院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内容还包括年龄≥65岁,视力障碍,有无家人陪伴等)。入院评估及时准确的评估是预防跌倒的重要手段。患者入院或转入8小时内由责任护士对其入院评估的同时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为高危跌倒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跌倒的发生率。如发生病情变化或服用特殊药物时,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动态评估。跌倒评分<45分的患者每周评估两次,≥45分的患者每日重新评估。三、风险评估调查显示:1、普通病房发生跌倒事件多于坠床;2、跌倒事件在夜班发生的次数较多;3、在事件发生地点上,普通病房在各个区域均有发生;4、诱发事件:普通病房在吃饭、睡觉、活动、取物、方便等环节都有出现三、风险评估风险和潜在影响风险级别降低风险变成现实的可能性应急预案责任人护士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不足高度组织护士学习跌倒主要原因,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确保健康教育质量,制定并严格执行预防跌倒患者危险因素评估表护理部统一制定并发放预防跌倒患者危险因素评估表,科室认真督导执行情况。护士长根据本专科情况,制定评价标准,组织护士学习并认真考核。护理部、护士长患者存在跌倒的高危因素高度加强预防措施及书面告知内容责任人认真巡视,病床显著位置放置安全警示牌陪护人员、患者、责任护士护士对跌倒护理措施不到位中度提高护士风险意识、责任心定期检查责任护士的相关评估是否恰当,预防护理措施是否及时有效,患者及陪护人员的知请配合情况护士病区安全设施隐患中度加强与医务处及其他部门合作,确保病房安全设施或便利装置齐全完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环境安全管理的认知协助患者解决生活护理问题陪护人员、患者、责任护士不良事件发生后不能及时、有效总结和整改中度护理部及科室加强质量控制监管,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跌倒作为不良事件成为质控内容之一,鼓励上报,定期分析,及时整改护士长、护理部风险分析和管理三、风险评估四、案例解读案例一:患者杨华,女,60岁,系确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年余,咳嗽咳痰入院入院时护士评估:患者自理能力评分65分,危险因素评估跌倒坠床为高危,跌倒评分35分,入院时HB50g/L,医嘱予一级护理、陪护一人,已落实相关入院告知并签字。2017年1月13日5:40患者自行下床入厕不慎跌倒。5:30护士按照一级护理巡视患者,巡视时患者安静入睡,家属在床尾陪护床入睡,入厕时未叫醒家属,同时未使用呼叫铃呼唤护士协助。案例二:患者李英,女,72岁,系间断发热一天、诊断全血细胞减少入院入院时护士评估:患者自理能力评分75分,跌倒评分35分,入院时HB108g/L,轻度贫血,医嘱一级护理、陪护一人,已落实相关入院告知并签字,入院时已反复告知患者及家属病区请假制度。2017年4月15日16:30患者在家属陪同下私自外出,不慎跌倒。医嘱当日二级护理,15:50患者安静卧床休息,床栏拉起,家属在床旁陪护,17:00床旁交班时患者安静卧床休息,未诉不适。4月16日晨间床旁交班时发现脸部淤青,主诉左腕部疼痛,询问后患者告知4月15日16:30分在病区外院内跌倒,告知医生,医嘱予X检查示:左桡骨骨折,请骨科会诊后予石膏固定。四、案例解读案例三:患者储法,女,89岁,系发现血小板增多4年余,发热、腹胀,:患者自理能力评分40分,危险因素评估跌倒为高危,跌倒评分45分,入院时HB92g/L,医嘱予一级护理、陪护一人,已落实相关入院告知防跌倒并签字。2017年4月22日23:10私自下床入厕不慎跌倒。23:00护士巡视时,患者在床
跌倒原因分析汇报与预防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