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蒹葭《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相传为孔子所编定。原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现存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大多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共105篇,又分“大雅”“小雅”“颂”共40篇,主要是祭祀用的舞曲它们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于周人的建国经过、周初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某些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对于人民所遭受的痛苦、西周后期以及春秋的政治混乱局面、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行为,尤有深刻的揭露。句式以四言为主。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根据不同内容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赋:“铺陈其事”——叙事和抒情比:“以此物比彼物”——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三读《蒹葭》,品味诗的音乐美绘画美结构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听读)二、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再读诗歌,展开联想,请学生尝试描绘头脑中的画面。三、三读,感受诗的结构美1、章节的特点2、所谓伊人真的仅仅只是指一位女子吗?3、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层层递进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在水一方”揭示了“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希望与理想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