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校史馆(中文版).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来宾:欢迎来到杭州师范大学校史馆,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这块牌匾(手势),是由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的学术委员会主任顾明远先生特地为我校题写的。下面大家请跟随我进入校史馆。这里呢是我们可校史馆的前厅,分为前言和浮雕两个部分。浮雕墙是以艺术的手法浓缩成了杭师大百年砥砺奋发的历程,其间,名家云集,像鲁迅,李叔同,夏丐尊等都曾经在我校任职任教。稍后我们将做详细介绍。(校歌的介绍)大家请随我来。我们校史馆共分为三个篇章:百年学脉、薪火相传、和后面的时代风华。(边走边讲),其后数十年由于战乱等原因,几度搬迁,几度易名。到了1978年成立了杭州师范学院,到2000年,杭州师范学校,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相继并入,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了2007年,正式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手势)。下面进入第二篇章,薪火相传篇。在杭师大百年办学的历程中,学校虽数度易名,校址多次搬迁,发展历程曲折,但百年办学历程还是很清晰的。1908至1913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时期,1905年浙江巡抚张曾阳奏请以省城贡院旧址创办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学堂于1908年5月14日正式开学,所以我们把2008年5月14日作为百年校庆的纪念日。这个学堂是当时浙江省办学规模最大的新式学堂,并迅速成为全浙师范教育的中心。这些呢就是我们这一时期的优秀教师代表(举例),鲁迅是1909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受聘于我校任教,担任当时的生理卫生学和化学老师。(鲁迅、许绍裳等教员发动了轰动全省的反对封建教育传统的“木瓜之役”)下面我们进入1913至1931年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期。这个时期呢,在我们学校办学历史上比较辉煌的一段时期,当时我校是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发祥地之一,还是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这一时期,办学成就有诸多全国或全省之最,如:浙江最早的美术展览会,中国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我校的李叔同先生开了美术人体写生教学课的先河。李叔同作为国中近代学堂乐歌的奠基人之一,在校期间还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乐歌,像《春游》,《西湖》,《送别》等至今被人传唱。《春游》还被列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这一时期,我校还爆发震惊全国的一师风潮,夏丐尊,陈望道等教员倡导白话文,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我校的师生创办了许多进步刊物和社团,优秀刊物有《白阳》,进步社团有晨光社、湖畔诗社等。当时的优秀老师代表有经亨颐,李叔同,朱自清,夏丐尊,陈望道等。他们还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子……下面一个时期呢是中师合校时期,这些都是我们抗战时期的基本情况。图片记录了全校师生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的历史。下面一个时期是浙江省临时联合师范学校时期,也是我校为避免战乱,内迁碧湖的一段艰难办学历程。(图片介绍)这位是我们当时的校长徐旭东,他为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最终病死在教学岗位上。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栋楼命名为旭东楼。这些是我们建国初期的一些基本情况,新中国伊始,百废待兴,国家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历经沧桑的杭师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艰苦创业,奋发图强。1954-1956年学校文二街的新校舍落成。顾西林当时是我校的音乐老师,在校任教30八年,为学校的音乐教育倾注了全部心血,被学生爱称为“音乐妈妈”。文革期间,我校的正常办学受到冲击和破坏。1978年12月,我校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杭州师范学院。大家请随我来,下

校史馆(中文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