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名人堂演讲
篇一:1979~XX普利茨克奖获得者+代表作品
普里茨克奖获得者
21979 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 Philip Johnson 1906-XX 美国 73岁得奖 99岁
评论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
1906年7月8日生于克里夫兰,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1927年(21岁)毕业。后同建筑史家H·R·希契科克游历欧洲,结识了许多现代派建筑师。归国后于1932年(26岁)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同年与希契科克合著《国际式风格》一书,并举办展览,首次向美国介绍欧洲现代主义建筑。1939年(33岁)进哈佛大学建筑研究生院,从师M·布劳耶学习,但其真正的导师是密斯·范·德·罗。1943年(37岁)获得建筑学位。1945年(39岁)开设设计事务所,1946-1954年重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他的专著《密斯·范·德·罗》于1947年(41岁)出版,颇负盛名。1949年设计了自己的住宅,确立了他作为建筑师的声望。
有着建筑界“教父”之称的菲利普·约翰逊一生都在求变,一生都在引领潮流,他从玻璃屋子时期的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时,推出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当现代主义风雨欲来的时候,他设计了名声显赫的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当后现代主义成为时尚时,他和建筑师伯奇一起贡献了纽约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
代表作品:
菲利普·约翰逊住宅(玻璃住宅) 美国麻省 1949-1971
波士顿公立图书馆扩建部分 1973
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 美国洛杉矶 1980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AT&T Building New York,NY)美国纽约 1984
1980 第二届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 1902-1988 墨西哥) 78岁得奖86岁
墨西哥二十世纪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
出生于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
1919-1923年就读于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一免费学校的工程系
1922-1924年为不同的建筑商工作
1923年在该免费学校继续就读建筑学
1924年开始了两年的欧洲之旅,拜访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
1925接触到景园建筑师 Ferdinand Bac庭园设计的书。
1926开始为其兄长工作
1927-1936(25-34岁)是在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自学建筑成才的几年。
1927(25岁)年实现了他第一个项目
1976年(74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作品展
出生环境对他的影响:1902年出生在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有很多起伏的小山丘,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而附近那些有庭园式的房屋都有挑檐及设置景观喷泉,另外还有各式的教堂与市集。这些都带给他不可磨灭的印象,并影响他后来一生的工作方向。
从瓜达拉哈纳大学一般工程技术系毕业后,他改变先前所学的工程方面而转向他较感兴趣的建筑方向,但未再进学校攻读,全靠自己进修。
游学经历:1925年(23岁)离开墨西哥到欧洲旅行,并在旅行时参加了柯布的演讲会。回墨西哥之前,他又拜访了希腊,此时他迷恋上了一般集居住宅的质朴;到了西班牙,他找到他的理想,中古世纪西班牙首府格拉那达(Granada)附近摩尔族诸王的Alhmbra宫殿,围墙内有无拘无束不对称陈列的建筑及清泉飞溅的寂静花园。
1940年(38岁),由于结识法国的知识分子、画家、景园建筑师 Ferdinand Bac及墨西哥的雕刻家Mathias Goeritz而有更灵性的设计。他舍弃了柯布的应用理论和那些国际样式的教育,而将注意力集中在Bac所设计的花园。
代表作品:
巴拉干自宅兼工作室墨西哥 1947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墨西哥 1967-1968
1981 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1926- 1992 英国 55岁得奖 70岁
詹姆斯·斯特林堪称那个时代的天才人物。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是现代主义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促使了建筑风格向新的方向转变。
1926年出生于英国格拉斯哥,
1950年毕业于利物浦大学建筑系。
1956年(30岁)和詹姆斯·高文合伙在伦敦开始建筑设计,在7年时间里完成了一些重大工程。
1963年(37岁)完成了其成名作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1971年开始和迈克尔·维尔福德合伙开展设计工作,工程项目扩展到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的设计。他一直在欧洲讲学,从1967年开始就以查尔斯·达文波特教授的身份
约翰逊名人堂演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