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我乡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建设“四个新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基本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新泉乡位于萍乡市东南部,袁河源头,历史悠久,是革命老区,东与万龙山乡、麻田办事处连接,北与芦溪镇、上埠镇接壤,西与张佳坊乡毗连,南与安福县为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278亩,林地72214亩,全乡辖11个行政村,140个村小组,。乡党委下辖20个党支部,机关事业单位支部6个,农村社区支部12个,企业支部2个,共有党员532名。
1、村级班子情况
11个行政有村级两委班子54人,其中支部书记11人,村主任10人(河坑村主任书记兼),村支两委委员32人。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7岁,高中文化10人,占91%,11人全部当选为乡党代表;7人当选为县党代表,4人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村主任平均年龄42岁,高中文化5人,占45%,其中10名当选乡人大代表,1人当选县党代表;村支两委委员32人,其中女性13人,占41%,40-50岁19人,占59%,16人当选为乡党代表,7人当选为乡人大代表。
2、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村级组织建设整体情况较好,市上村、河坑村先后获得了市、县的先进党支部
,2010年市上村被市委评为“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光荣称号。2010年村级目标管理考核中,一类村是市上村、河坑村,三类村是乔岭村、杨家湾村、东安里村,达标村是陈家坊村,后进村是颜家坊村。获得一类村的主要特点是:在各项工作中亮点多、特色多;村级班子有凝聚力、战斗力,能又好又快的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排在后面的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班子战斗力不强、没有凝聚力,不能按时完成乡党委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
3、村级经济情况
年收入2—5万的村有1个,2万以下的村有10个,村干部工资平均700元/月,均能按月发放到位。有33位村干部参加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占61%,其它21位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成效、特色
1、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情况
全乡11个村委会,其中乔岭村委会属2009年新建;陈家坊村、堎下村委会属2010年新建;颜家坊、市上、河坑、杨家湾、东安里等村委会属改建;檀树下村委会为2010改建项目,现已完工;新泉村委会是原新泉农行改造而成;移民村委会还未改造。
2、在农村党员中制定了设岗定责制度
激励无职党员平时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带头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关爱群众、帮助群众的服务员,弘扬先进文化、建设新农村的示范员,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调解员。根据“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设岗原则设置了“政策法规宣传岗”“文明新风岗”:“社会治安维护岗”“政务财务监督岗”“党务监督岗”“科技示范岗”“民事纠纷调解岗”“带头致富岗
”“环境卫生岗”“计生服务岗”等十个岗位,充分发挥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模范作用。
3、在各村支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
抽调工作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将党员服务、司法信访、民政、计生
新泉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分析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