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发布
联合发布
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4-10-01实施
2004-08-12发布
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gineering of Foundation Excavation
DB42/ 159—2004
代替DB42/ 159—1998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ICS
P 22
目次
前言III
1 总则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符号2
术语2
符号4
4 基本规定6
5 岩土工程勘察8
一般规定8
勘探与现场测试8
室内试验9
勘察成果10
6 支护结构设计11
支护结构的类型和适用条件11
土压力、基坑稳定性及变形计算12
悬臂式排桩支护结构18
桩锚支护结构19
地下连续墙20
围筒式支护结构21
内支撑22
水泥土挡墙25
喷锚支护与土钉墙28
放坡开挖、坡面保护与坡体加固31
7 地下水治理33
一般规定33
明沟、盲沟排水33
轻型井点降水33
管井降水34
隔渗35
8 基坑施工36
一般规定36
施工组织设计36
灌注桩施工37
钢板桩施工37
地下连续墙施工38
锚杆施工39
喷锚支护与土钉墙施工39
内支撑施工40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41
深层搅拌施工42
土方开挖与回填42
施工质量验收43
9 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43
对环境影响的评价43
对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44
10 监测4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区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4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参考值61
附录C (规范性附录)土的地基抗力系数62
附录D (资料性附录)圆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表63
附录E (资料性附录)土与锚杆浆体的极限摩擦力f值推荐值67
附录F (资料性附录)内支撑节点构造大样示意68
用词和用语说明70
条文说明71
前言
本标准为湖北省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的技术标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42/ 159—1998《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
本标准是在《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 159—1998)的基础上,根据近几年来的实际工程经验修改补充而成的。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在以下几方面作了补充与修改:
1、对标准名称作了修改,由“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改为“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2、将“安全等级”改为“重要性等级”,避免与其它规范的安全等级混淆;
3、关于基坑工程的环境条件,重点补充了“内环境”问题;
4、补充了基坑工程计算开挖深度的确定原则;
5、对勘察中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作出了较明确的规定;
6、关于支护结构设计的修改补充:支护结构类型中补充了复合喷锚支护并对双排桩的应用作出了较明确的规定;补充了被动区地面非水平时土压力计算的规定;补充了放坡条件下的抗隆起计算方法;删除极限土压力平衡法,规定通过限定被动土压力与弹性抗力的比值(安全系数)来确定支护桩墙的嵌入深度;补充了有关内支撑节点的构造要求;对水泥土挡墙规定以28天强度取代原规定的90天强度;补充了喷锚支护设计的滑动面法;提出了喷锚与复合喷锚的构造要求;补充了分阶放坡的计算规定;
7、补充了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估算中经验系数Ms取值的规定;
8、基坑工程施工方面提出了土方开挖的时空效应问题,并规定了相应的设计施工要求;
9、附录中的修改补充:补充了“湖北省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概况”;采用建设部行标中的经验公式通过c、j计算“m ”值,但加入了反映地区经验的调整系数ξ;删除了原规定中的“锚杆试验要点”,以避免与其它地方标准重复;补充了内支撑节点构造大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湖北省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深基坑工程咨询审查专家委员会、武汉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办公室、武汉市深基坑工程咨询审查专家委员会。
本标准参编单位: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中汉岩土工程技术开发公司、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
本标准起草人:李受祉、刘祖德、侯石涛、何克农、张凯萍、申俊甫、姚永华、袁内镇、冯晓腊、唐传政、黄刚、宋榜慈、戚辉、余平安、陆祖欣、肖汉光、肖炳成、苏景中、施木俊、顾晴霞。
本标准由湖北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