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判断题
1、“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错货币主义学派观点
2、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结构性通货膨胀的。错对付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失业率是指没有工作又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错不是总人口而是劳动力
4、高价格就是高通胀。错通货膨胀使命物价水平的增长率
5、货币学派认为,长期看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替代关系,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失业率。错长期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是不存在替代关系
答:
1、错。这是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
2、错。对付的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错。是劳动力人口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4、错。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的增长率,而不是物价水平本身
。
5、错。货币学派的观点是,在长期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不存在替代关系。
二、单选题
1、由于工会垄断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导致雇主提高商品售价,最终引发整个社会物价水平上涨,这就是( B )。
A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2、以下那种现象不伴随通货紧缩发生( C )。
A 有效需求不足 B 经济衰退 C 失业率下降 D 物价下跌
3、关于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不可以采取( C )。
A 冻结工资水平 B 增税 C 降低法定准备率 D 增加有效供给
4、关于菲利浦斯曲线的形状,货币主义认为( D )。
A 向右下倾斜 B 一条水平线
C 一条垂直线 D 短期内由下倾斜,长期内为一垂直线
5、以下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B )
A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B等于0 C大于0 D 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6、通货膨胀会使得下列哪些群体受益( B )
A 债权人 B 债务人C 工资收入者 D 退休人员
7、根据菲利普斯的研究,在英国,失业率下降,则工资增长率( A)
A 提高B 下降 C 不变 D 不确定
8、若发生通货膨胀,则总产出( D)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9、某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属于下列哪一类型( C)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自愿失业 D 周期性失业
10、奔腾的通货膨胀,其通货膨胀率为( B)
A 10%以内B 10%以上和100%以内C 100%以上D 1000%以上
答:1、B 2、C 3、C 4、D 5、B 6、B 7、A 8、D 9、C 10、B
三、多选题
1、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有( ABC )
A 工资与物价的控制 B 道德劝说C改变预期 D 收入再分配
2、通货膨胀的成因有( ABCD )
A 需求拉上 B 成本推动 C 供求混合推动 D 结构性原因
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包括( AB )
A 再分配效应 B 产出效应 C 溢出效应 D 物价变动
4、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起因有( BCD )
A 天灾导致农业歉收 B 行业工会加薪要求 C 油价上涨 D垄断定价
5、凯恩斯将失业分为下列哪三种类型(
ACD )
A 摩擦性失业 B 自愿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结构性失业
6、下列不属于自然失业的有( BD)
结构性失业 D. 周期中的失业
答:1、ABC 2、ABCD 3、AB 4、BCD 5、ACD 6、BD
四、名词解释
1、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2、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3、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间近百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4、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种现象称作“工资-价格螺旋上升”。
5、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答:1、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2、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3、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间近百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4、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种现象称作“工资-价格螺旋上升”。
5、
失业与通货膨胀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