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一波三折读西游》教学设计
——以《三调芭蕉扇》阅读交流为例
执教: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杜荣
教学目标:
激发名著阅读兴趣,读整本《西游记》。
《三调芭蕉扇》,掌握一波三折的情节结构,学》精读和跳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梳理一波三折情节结构图,学习做批注。
教学难点:
拓展发现全书小中大三层次的一波三折,归纳西天取经套路。
教学思路:
本课的课型为名著导读,总体思路离不开一个“三”字。先以《三调芭蕉扇》为例,通过跳读、细读与品读三个步骤,开展一波三折的细读精思;再经过“聊一聊《西游记》”、“读一读‘芭蕉扇’”、“理一理读书法”三个层次,梳理出《西游记》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
《三调芭蕉扇》内容比较浅近,学生自读预习原著后能够知晓故事梗概。如何以《三调芭蕉扇》为例,来梳理出整本《西游记》的阅读方法,就成为了教者需要精心设计的问题。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细读精思,用批注法梳理出一波三折的情节结构。而以《三调芭蕉扇》为触点,去拓展发现全书小中大三层次的一波三折,由此点拨归纳出西天取经套路,则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解决重难点之后,《西游记》精读与跳读内容就逐渐明朗起来了,最后老师引领学生一起总结与归纳阅读方法。
为带动学生阅读整本书,本课还精心设计了《西游记》阅读记录单,贯穿《一波三折读西游》阅读交流课前、课中与课后。课前用于激趣与预习,课中用来梳理情节做批注,课后用于拓展阅读与思考。
教学选材:
选自2016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自读预习
学生自主阅读《三调芭蕉扇》原文,完成阅读记录单第1、2、3题。
《西游记》的故事吗?从哪儿知道的?如电视剧?动画片?
《西游记》的故事好玩吗?请说说你喜欢的人物或情节。
《西游记》原著吗?你知道《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在原著的哪几回吗?请列出回目。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名著导读课,请大家翻开七上语文教材140页名著导读《西游记》。通过自读预里的故事,觉得它很好看,很好玩儿。《西游记》的原著实际上也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教材节选推荐的《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找一找读名著《西游记》的方法。
一、聊一聊《西游记》
二、读一读芭蕉扇
《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原著的作者吴承恩用来三个章回的篇目来讲述,场面宏大,人物丰富,情节曲折,在《西游记》的故事中很具有代表性。
(一)、跳读
1、请学生结合自主预录单第3题,齐读《三调芭蕉扇》第59、60、61回目。
出示课件,明确:
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2、师生解题:三调芭蕉扇
明确:
主线:芭蕉扇(板书)
一波三折:一调、二调、三调(板书)
(清代袁枚——文似看山不喜平)
(二)、细读
1、学生自主质疑
老师引导学生对《三调芭蕉扇》的标题自主提问。
预设:
①芭蕉扇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调芭蕉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一波三折读西游》——以《三调芭蕉扇》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