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干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
当前,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纷纷下基层开展“三解三促”活动,访民情、纾民困、解民忧,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民政部门直接与群众尤其是各类社会弱势群体打交道,联系群众十分密切。因而民政人践行群众路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应该积极利用,率先垂范,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始终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多接“乡土地气”,克服“机关习气”。“庄稼多接‘地气’长的壮,干部多接‘地气’事业旺”。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求民政人不忘群众对自己的信任之恩、养育之恩,将“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为了群众”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有眼睛向下的习惯,心里装着群众的意识,坚决摒弃懒散慢浮的“机关习气”,放下架子,走向基层,深入群众,甘当小学生,强化基层锻炼,做到多登普通百姓门,少作老板座上宾,既对群众嘘寒问暖,又对群众知寒知暖,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谋求福祉。要多交基层朋友,掌握第一手资料,乐为基层群众鼓与呼,善让基层民众得实惠。
二、多听“不同声音”,克服“唯我独尊”。当前,民政工作多元,民政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对此,民政人要善于培育开放包容的心态,自觉接受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不断适应现代民政发展的需要。民政人要习惯在“玻璃房里工作和生活”,自觉将自己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切实提高公众对民政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认可度,敞开大门,以开放的理念、虚怀若谷的心态欢迎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的“挑刺”和“拍砖”,努力使群众监督变成查找自身瑕疵的“镜子”、改进工作的“鞭子”。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政策落实、老年权益等关心的话题要勇于回应,将事关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各项政策、办事流程、办理结果公布于众,真正以阳光公开回应群众关切、以信息透明消除公众疑虑。同时,要善于汲取群众智慧,认真倾听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从群众“不同声音”里提取“真理颗粒”,不断实现在基层纳民意、集民智、谋民利的目标。
三、多练“落实之功”,克服“形式主义”。民政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民主、民利工作,民政人践行群众路线的归宿就是让人民满意。要做到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第一动力,千方百计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利益,努力做到在保障民生上谋划到位,发展民主上组织到位,维
护民利上敢为人先,以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保障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基础作用、骨干作用。要练就民政人的“落实之功”,就要不断加大民政干部队伍的选拔任用力度,扩大基层群众对民政人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把民意渗透到民政队伍的考核、选拔、教育的各环节,加快培养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民政干部队伍。针对民政业务庞杂多元、法律性、政策性较强的实际,尝试搞好民政系统轮岗交流,将民政人进行多岗位的锻炼和培养,努力
民政干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公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