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流域规划环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评价方法研究.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流域规划环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朱玉华杨蕊莉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野外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从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动态变化趋势、现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重点关注区域的动态变化分析等方面对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种评价方法能更全面有效的对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进行评价。
关键词: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现状评价
流域规划环评中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评价能够总结流域生态环境特征,发现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正确的预测流域规划方案实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出合理的规划调整方案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流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探讨,然后采用不同时期的三期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流域土地覆盖随时间的变化,采用景观生态学中生态完整性评价的方法对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现状进行评价,最后根据三期遥感解译数据对流域的陆生生态关注区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更全面有效的对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进行评价。
流域概况
本文研究的流域地处新疆西部,总体地形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貌基本轮廓为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山脉和谷地,流域谷地基本由河流低阶地、高阶地、冲洪积倾斜平原、谷地两侧山前丘陵带等不同地貌类型组成。流域土壤和植被均表现为一定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另土壤的分布还表现为一定的水平地带性。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但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了温和、湿润、降水丰富的亚湿润大陆性温带气候特征。自古以来,农牧业生产在流域内占有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了对流域的开发力度。
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流域生态系统从大的方面分为山区生态系统、平原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三个系统,由于各生态系统在以水为载体的物流、能流及物种流的传输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在整个系统中的功能也不尽相同。
山区生态系统
山区生态系统接受丰富的降水,是流域的水资源形成区;山区良好的植被条件通过蓄积、调蓄,对水资源进行时间重分配;山区风化作用所产生的泥沙、砾石等物质通过流水和重力输出系统之外;山区生态系统接受大气降水,形成水的重力势能,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因此亦是河流水能的形成和转化输出区。
目前,流域山区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由于长期不合理地利用森林草场资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草场退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日趋下降。
平原生态系统
流域平原生态系统是径流的消耗和转化区,河流携带沙砾的沉积区。
目前,干旱、洪水、盐碱和风沙是平原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干旱是由于灌溉工程配套差、缺乏控制性工程所致,山沟灌区较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洪水危害每年造成土壤侵蚀和淹没的危害,并冲毁草场、农田和水利工程。盐碱地主要分布于河滩低地和冲洪积扇缘地带,灌区分布较少,对农业生产也存在一定的危害。风沙侵蚀农田、危害农业生产。
河流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是径流排泄、转化、蓄积及蒸散区,同时也是水携带物质的沉积和输送区,以及水能的释放区(侧蚀、下蚀)和生物有机物质输入区。河流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水体及水生生物、天然河

流域规划环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