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保护与污染防控措施培训时间:2016年6月7日农村饮用水源概况及主要污染源31饮用水相关标准知识23水源类型及基础知识34培训提纲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控技术农村饮用水源概念指主要供给对象为农村居民的饮用水的来源*饮用水源属于水体的一种具体三个概念饮用水源地是指饮用水水源涵养地或者饮用水水源地源头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则是人为划定的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区域,即国家为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1、农村饮用水概念农村饮用水概况12、农村饮用水源简介目前我国水体污染形势严峻,饮用水安全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差、资金投入少、管理水平低,影响现有设施处理达标;卫生知识贫乏、宣传教育不到位,造成民众饮用水安全意识薄弱。多种综合因素作用导致农村饮用水源水质问题日渐突出。目前农村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水和水质污染严重。据相关资料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群众长期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锰水、污染水等,同时因设备简陋、干旱引起的季节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a、水量不足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为200-600mm,十年九旱,造成这些地区长年缺水。西南、华南和华中的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虽在1000mm以上,但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蓄水工程设施老化,有水蓄不住。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养殖业、种植业蓬勃发展,用水需求增加,工业发展,用水量增加,并且部分工业废水排入水域等原因导致农村水量不足。b、污染严重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水源地没有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与水质预警实时检测体系、农村水源地受到生活污水、化肥、农药、养殖牲畜、粪便、工业废水等污染的现象日趋严重,水源水质越来越差,许多地区出现了水质性缺水。60%的农村水源周围存在污染源,饮用水水源被污染,造成水中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易导致流行病。c、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问题严重高氟水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黄淮平原等地区。据调查,目前全国农村有6300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在氟病区。近几年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新发现饮用高砷水致病的问题,受影响人口约200万人。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可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苦咸水主要分布在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有3800多万人。苦咸水主要是口感苦涩,很难直接饮用,长期饮用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d、血吸虫病仍然存在血吸虫问题突出。血吸虫病近几年来呈增长趋势,有些地区与饮用水水源有关。目前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7省的110个县(市、区),生活在病区的人口约6000万。血吸虫病可出现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有的还要发热症状,热程一般在一个月左右,重者达数月。大多数病人有肝脾肿大,有的出现腹水。跟据临床症状可分为4种类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即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及侏儒型。3、主要污染源AddYourTextAddYourTextAddYourText对大气的污染:即养殖场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病原微生物等排入大气后,随大气扩散和传播,当这些物质沉降时,将给水源地造成危害。对水体的污染:当大量养殖粪便、废水等排入自然水体后,使水体的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升高和病原体微生物的无限扩散,不仅导致水质恶化,而且是传播某些疾病的重要途径。对土壤的污染:未经处理的禽畜粪便、污水过多地施入土壤,会产生恶臭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土壤富营养积累,改变土壤本身结构,破坏土壤的基本功能。污染物随地表径流、土壤水和地下污染饮用水源。养殖场对水源地的污染种植业对水源地的污染种植业以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为主要污染源,为了提高产量,氮肥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而施入农田的氮肥只有1/3-1/2,被植物吸收利用,灌溉、降雨时随水流失污染水源,造成河流、湖泊水质富营养化。另外氮肥进入地表水及地下水,氮元素与周围介质发生物理及生物化学反应,会生成硝酸盐等物质,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婴儿由于饮用高含量的硝酸盐的污染水而患上高铁血红蛋白症并死亡。
饮用水源保护及污染防控技术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