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认证基础》自学指导计划
课程概述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working Academy Program)是Cisco systems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一个主要面向初级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项目。
A课程的第一、二学期内容为主,简单介绍了广域网的基础概念,重点介绍了局域网设计、配置和维护的相关知识,同时涵盖了线缆测试、IP寻址、路由选择、排除网络故障等方面的内容要点,并针对思科公司的路由器体系重点介绍了IOS的配置管理、TCP/IP以及访问控制列表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A认证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材的内容结构
教材的编写需要循序渐进,所以课程对应的教材不能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的顺序来编写。因此,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应该了解每章内容是属于知识体系中的哪一个部分。本课程所使用教材的内容结构如下所示:
第一部分
第一章网络技术入门
第二章网络技术基础
第三章网络介质
第四章线缆测试
第五章局域网和广域网布线
第六章以太网基础
第七章以太网技术
第八章以太网交换
第九章 TCP/IP协议集和IP寻址
第十章路由选择基础与子网
第十一章 TCP/IP传输层与应用层
第二部分
第一章广域网和路由器
第二章路由器基础
第三章路由器配置
第四章了解其他设备
第五章管理Cisco IOS软件
第六章路由选择和路由选择协议
第七章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第八章 TCP/IP差错消息和控制消息
第九章基本路由器故障处理
第十章深入理解TCP
第十一章 访问控制列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出,教材后续的章节中不断有先前章节内容的重复与深入,这也是本教材最大的特色之一,即通过在不同的章节中对重要的基础知识要点进行反复强调与逐步深入,使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自学方法指导
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时,要能做到真正学有所得,通常都需要掌握以下三个要点:
认真阅读教材,边读边做笔记;
及时完成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做好阶段总结,正确理解课程内容;
作为一门工程性课程,其学习方法又有别于传统课程。工程性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按照理论学习——实践——再次理论学习——再实践的循环过程反复执行,充分理解课程知识点,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因此,强烈推荐在课后不仅要及时完成各类试题,同时要主动寻找真实环境进行实际动手联系,如果缺乏真实环境,也可以在电脑上使用网络模拟器进行操作应用。
知识要点梳理
第一部分课程主线
熟悉并掌握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层次结构,功能特点。
能够参照以上两种模型对本部分课程进行综合理解。
协议的工作原理。
能够进行基本的地址规划。
第一章网络技术入门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
物理连接
逻辑连接
应用程序
Ping
Ping 本机IP
Ping 网关
第二章网络技术基础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理解各种拓扑的特征
物理拓扑:星型、扩展星型、总线型、环形、树型、网状
逻辑拓扑:广播型、令牌环型
、MAN、WAN、SAN、VPN及其特征。
基本单位:bps
带宽与吞吐量的关系
数字带宽与模拟带宽的关系
分层的好处
OSI模型结构
TCP/IP模型结构
对等层通信的概念
第三章网络介质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各种铜揽的结构特点
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全反射(多模)与直线传播(单模)
第四章线缆测试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
理解串扰的概念
第五章局域网与广域网布线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室外选用光纤
,重点理解交换机。
,及线缆类型。
第六章以太网基础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能够根据以太网名称了解该以太网技术的基本特征。
。
编址结构:高位24bit厂商编码+低位24bit接口编码
编址特点:扁平化地址结构
有效范围:同一子网内
,了解帧结构中的各域。
CCNA认证基础-自学指导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