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雨巷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一语文教案课题:《雨巷》执笔人:孙芸【教学目标】1、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2、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3、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4、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教学重、难点】1、诗中思想内容的分析;2、分析新诗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语言品读法。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我们的心情也不由得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很难用语言传神地表达,而“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戴望舒的<<雨巷>>。二、走进作者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1932年,他参加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不过在留学期间,他并不喜欢去课堂听课,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翻译外文著作上。当时他翻译了《苏联文学史话》、《比利时短篇小说集》和《意大利短篇小说集》等,另外还研读了西班牙作家的许多小说集。1935年春天,由于他参加了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反法西斯游行,被学校开除,于是便启程回国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且创办了《耕耘》杂志。1938年春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1949年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戴望舒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欧洲语言,一直从事欧洲文学的翻译工作,他是首个将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

雨巷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