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 10530 学号 201105011073
分类号 H059 密级
硕士学位论文
论译者在《瓦尔登湖》翻译过程中的接
受角色
学位申请人易好
指导教师蒋欣欣副教授
学院名称外国语学院
学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Translators’ Role as Reception Subjects in the
Translation of Walden
Candidate Yi Hao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Jiang Xinxin
Colleg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pecializatio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Degree Master of Arts
University Xiangtan University
Date May 23th, 2013
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
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Descriptive Chinese Abstract
摘要
接受理论对读者的关照与重视给文学翻译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在阅读活动过程中,
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和理解文本,而是积极地参与文本意义的构建。在整个文学翻译过
程中,译者扮演了一个双重的角色,也就是说,译者不仅是原文文本的一个特殊的接受
者(读者),也是在关照目标语读者基础上译文的创造者(译者)。然而,对译者角色的
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译者作为译文的创造者,而非原文文本的读者,而且,尽管已有一些
有关读者角色研究的论文陆续发表,但他们研究的对象多为大众读者,而非一个特殊的
读者—译者,最积极、最主动、最富于创造意识的读者。译者作为一个独特的接受主体,
其本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他们不再在翻译中隐藏自己,被动地接受文本,而是
根据其自身的期待视野与原作进行积极地对话与交流,细心研究文本的召唤结构,创造
性地接受与理解原文文本,实现两者间的视野融合。
本文以接受理论为框架,以三位译者对《瓦尔登湖》的翻译为个案,探讨文学翻译
过程中,译者对原文文本的接受和理解过程,即文本视野与译者视野的融合,展现了《瓦
尔登湖》与三位译者双向交互作用的动态建构以及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
替代的能动作用。
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个章。第一章主要探讨《瓦尔登湖》三个汉译本的译者在其各
自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对文本总体上的选择,阅读与理解。第二章结合文本,主要从文化
视野、语言能力以及意识形态这三方面切入,展现了不同译者与原文文本之间的对话和
交流,详细分析了不同译者对原文文本的不同接受和理解。第三章集中探讨文本视野与
译者视野的融合。在通过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展现译者与原文文本和原作者在宏观和微
观上的对话,交流与互动最后来总结发现,其实不同译者实现与文本视野融合的度是有
不同的以及其实现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此外,两种视野融合后所形成的视野既不同于译
者原有视野,也不同于原文原有视野,而是两种视野交融产生的新视野,它既包容了这
两种视野,同时又是对两者的超越。
最后,结合翻译研究与接受理论可以得出,译者对原文的接受和理解在文学翻译过
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文本和译者的视野融合的探讨为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本的
特征以及译本的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翻译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译者;《瓦尔登湖》;接受;视野融合;理解
I
English Abstract
Abstract
论译者在《瓦尔登湖》翻译过程中的接受角色(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