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感知学习风格
与词汇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nglish Perceptual LearningStyle And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of Senior MiddleSchool Students
摘要
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正由怎样教变为怎样学。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其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是为了解决如下问题:
(1)高中生的感知学习风格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2)高中生的学习策略有何特点?
(3)高中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对高中生的学习策略的选择是否有影响?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高中生对于感知学衡。在4种学习风格即视觉/文字型、视觉/非文字型、听觉型、动觉型中,以视觉/非文字型为多,其次是动觉型,两者比较接近,而听觉型和视觉/文字型分居3、4位。
(2)高中生的学习词汇策略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认知策略,而对于资源策略和使用策略却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
(3)高中生的感知学习风格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程度不明显。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高中生的感知学习风格与词汇学习策略的特点与传统的教学观念与行为并不一致。了解高中生的学习风格与词汇学习策略有助于高中英语教师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感知学习风格;词汇学习策略;相关性
英语教学本身既包括教又包括学。但是长期以来的教学研究侧重在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2001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准引导教师教学理念上的变化。其中的变化之一便是外语教学的重点由怎样“教”转变为怎样“学”。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会对学习策略的选择有影响。
英语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词汇维系着语音、语法、语篇,是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的基础。它贯穿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对于教师而言,词汇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困扰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英语教师积极尝试各种方法来丰富词汇教学的形式,学生将英语学忆上,但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两个平行班级开展教学活动,虽然教学内容一样,但是不同班级的学生常常会有不同的反映。不仅如此,在同一个班级,学生对不同的英语学习活动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反映。教师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有助于其使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适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风格,了解学习风格上的优势和劣势,学生的词汇学习过程可以变得更省时更高效。
国内外对于学习策略与学习风格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在英语教学领域,对学习策略的研究要远远多过于学习风格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相关性的研究较少,而对高中生的感知学习风格与词汇策略相关性的研究更是罕见。本研究得出的结论能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之处。
学习风格的研究是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相结合的产物。
对学习风格的定义,存在着许多分歧。因为目前对于学习风格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缺少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学习风格的研究涉及到认知模式、感知模式、情感因素及行为模式等多方面,研究的范围广泛,导致了学习风格存在多种定义。
虽然学习风格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但从这些学习风格定义可知尽管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学习环境、家庭背景等等,但学习风格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内在的,包括性格、观念、认知特点等等。
由于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很多,所以学习风格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但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和归类:感知学习风格模式、认知学习风格模式、情感和性格因素等。
根据感知学习风格模式,学习者主要分为“视觉学习型”、“听觉学习型”、“体验学习型”和“动手操作型”。
“视觉型”学习者通过看书本上、黑板上、图片上、屏幕上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最有效。他们偏爱默读,注意教师板书的内容,不太倾听教师的讲解。“视觉型”学习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视觉/文字型学习者,另一种是视觉/非文字型学习者。对于视觉/文字型学,定时复录下来。对于视觉/非文字型学习者的建议:采取画画,制作图表的形式进行学习;将书面的解释或概念转化成形象的符号。
“听觉型”学习者通过“听”课、听录音、或参与口头讨论学习最为有效。他们喜爱听但不喜欢读,并
高中生英语感知学习风格与词汇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