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C】
、规范和权威作用
、评价和统一作用
、激励和评价作用
、引导和激励作用
【答案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导向、协调、激励、评价。
【C】。
、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业余教育
、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职业教育
【答案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A】。




【答案解析】: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活动,它是教育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活动。所以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性因素。
【B】。




【答案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买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C】的特点。


、情、意统一

【答案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反映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的规律。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该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C】。




【答案解析】: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为本的教学理论体系称之为中小学的“双基”教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C】。




【答案解析】: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
,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D 】。




【答案解析】:品德评价法,即班主任依据学生守则、德育大纲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作出评判,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巩固,纠正不良品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方法。
,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C】。



D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jyz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8-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