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奎书记在听取报刊社工作汇报后的意见
(2012年7月10日)
7月10日上午,周长奎书记听取李而亮社长对报刊社上半年工作的回报,随后针对几方面工作发表了意见。
长奎书记认为,今年以来,《中华儿女》在前两年改刊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全面改版,杂志从内容形式变化很大,有了新的味道。我对改版完全赞同。刊物肯定是要不断变化的,这也是我常说的要正确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看得出,今年在重点策划上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围绕建团90周年的纪念活动,编辑的刊物和开设的栏目都很好。总的来讲杂志的内容丰富了很多,可读性也在增强。另外,中宣部的会议、组织的活动,比如组织中央新闻单位到基层的“走转改”采访等,我们都参加了,说明已经把我们列入主流期刊。从地方团委和青联,也都听到不少好的反映。我对杂志的工作是满意的。
经营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出现一些滑坡也属正常。要想办法保持年初时的好势头,将一些项目和活动的延伸工作做好。比如说发行能增长20%,这样的势头就一定要保持好。总的来说,现在的经营是在正轨上运行,像“中华儿女年度人物”,就是回归本源的好项目,要一届做得比一届好,真正做成品牌,做出影响力。今年发布仪式本来我是要参加的,后来临时出差。回来后听到反应不错,既要隆重热烈,但又简朴节俭,这就很好。下一步的经营工作,就按这个轨道来发展,集中精力搞好品牌性的活动。
改制工作按照中央和书记处的要求,报刊社做得比较认真,方案大致我也看了,总的还是符合要求的。他们提的意见(指宣传部)主要提供你们参考,你们根据报刊社实际进行修改后,尽快报上来。
下半年大的背景是召开党的十八大,这是重中之重,舆论宣传上对团媒要求肯定很严,在这一点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政治上的把握就一条,要严格按照中央说的办。中央已经明确的东西不要去碰,一定要做到令行禁止。我们过去做习惯了的历史人物,跟大家说清楚,不要再去做了。现在就明确划道线,以后凡是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一概不要再做。
现在的形势非常复杂,十八大前既有各种思潮的吵吵嚷嚷,又有社会舆论的无端推测,什么这个派、那个党的,毫无根据地划分归类。咱们做人物报道的就更要把握好。把握不住的、比较敏感的人物就不要去报道。
杂志的内容要进一步丰富,多宣传那些正面、优秀的代表性人物,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激扬民族力量”的旗帜要高高举起,绝对不能丢弃。办刊的形式
周长奎书记在听取报刊社工作回报后的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