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 10269
学号: 5 106080 1060
季束师忿尺带
崇明岛河岸植被缓冲带宽度规划研究
院系: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 生态学
研究方向: 景观生态规划
指导教师: 蔡永立教授
硕士研究生: 罗坤
200 9 年 5 月
U n iv e rsity C o d e : 1 0 2 6 9
S tu d e n t ID : 5 1 0 6 0 8 0 1 0 6 0
T h e r iP a,r ia n v e g e ta tio n b u ffe r w id th
P la n n in g stu d y in C h o n g m in g Isla n d ,
S h a n g h a i,C h in a
A T h e sis to B e S u b m itte d fo r th e D e g re e o f M a ste r in E c o lo g y
B y
L llo K llfl
S u P e rv ise d b y
C a i YO n g li
D e P a rtm e n t o f G e o g ra P h y
E a s t C h in a N o rm a l U n iv e rsity
S h a n g h a i,C h in a
M a y ,2 0 0 9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兰日期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f 冲导师签名
日期日期
里红鲤-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姓名职称单位备注注
宋宋永昌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主席席
象象伟宁宁教授美国北卡大学学
王王开运运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
李李恺副教授授华东师范大学学
赵赵冬兵兵高工奉贤区建交委
本论文得到上海市科委“科技仓lJ新行动
计划”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河岸带生态系
统退化机制及水环境效应(08Jc l408800) 资
助
摘要
河岸植被缓冲带作为河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态、美学
和社会经济功能,是欧美国家河岸带研究和管理中常用的概念。在河岸带生态系
统管理过程中,寻求适宜的河岸植被缓冲带宽度以实现最优的河岸缓冲带生态服
务功能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不同的研究区域内的气候、水文、土壤、植物、
地貌以及污染物类型等背景不同,甚至同一区域内不同河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最适宽度也就各不不同,必须结合河岸带两侧的立地条
件来因地制宜的加以确定。
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选择崇明岛内 33 条骨干河流作为研究对象,分
析骨干河流河岸植被缓冲带景观格局现状特征; 在此基础上,针对崇明岛南、北
横引河,结合修正后的时间模型与水文模型,依托于崇明岛河岸植被缓冲带空间
数据库来计算河岸带地块所需的植被缓冲带最小宽度,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模
拟三种不同规划情景模式下的可变宽度河岸植被缓冲带; 并将不同规划情景模式
下的河岸植被缓冲带模拟结果与现状对比,针对现状的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
出崇明岛南、北横引河河岸植被缓冲带规划建议与措施。
论文主要研究结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l) 修正后的时间模型与水文模型能够更好的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模拟不
同情景模式下的河岸植被缓冲带宽度,满足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的河岸植被缓冲带
宽度的模拟。
(2) 以崇明岛地形图高程点生成的坡度数据, 以崇明岛彩红外遥感航片解译
的土地利用数据转换生成的曼宁系数,以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模型推求崇明岛土壤
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储水能力来综合建立的崇明岛河岸植被缓冲带空间数据库,能
有效的支持河岸植被缓冲带宽度模型的运行,保证崇明岛南、北横引河河岸植被
缓冲带宽度的模拟。
(s) 崇明岛骨干河流河岸植被缓冲带总长为 952 .31 km ,面积为 m
崇明岛河岸植被缓冲带宽度规划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