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状元在玉河-四川纪委.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状元的由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智慧主要表现在政治与教育哲学方面,对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而设立的科举制度影响更为深远。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不变的古代读书人的奋斗之路。因而,他们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十年寒窗只为一朝“金榜题名”,状元及第,光宗耀祖。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在清朝的殿试主要以应考者的书法来定优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试卷形式上的整齐,以利阅卷者评阅考卷。到了康熙年间,中年时的康熙对书法产生爱好之心,于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流风下,纷纷勤练书法。而这个风潮对于状元的择取也有莫大的影响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书法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苏状元在玉河玉河镇,地处游仙区东南部,以治地玉河场得名。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从玉河场镇往西南方向行驶约3公里后进入上方寺村,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野间,就是古盐泉县城所在地。根据史书记载,盐泉县旧址占地面积300亩,约20万平方米,县城依山而建,分布在上方寺村6组、7组、12组。几百年时间过去了,县城所在地成为农田,但那段历史,却保留了下来。在上方寺村,很多农户家的房屋堡坎、屋基、台阶、路面等,都能看到原县城遗留下来的条石和片石。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阳下井,在盐泉县西一里”“盐泉县,在魏城县东南45里,本汉涪县地,西魏废帝元年(552年)割涪县地置魏城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分魏城地置盐泉县,宋因之,元省入州。”盐业给盐泉县带来了经济繁荣,县城促进了人流、物流,商贾集散,官员往来,衙役更替,宗教传播,更促进了信息交流、文化发展。明末清初,盐泉县旧地因兵燹成为废墟。废县遗址今存“大堂湾”、“歇马场”、“烧坪坝”、狮子坪”、“苏里桥”等地名。历史上,北宋时期四川的第一位

苏状元在玉河-四川纪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itime_4
  • 文件大小3.01 MB
  • 时间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