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企业标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油、气田构造描述方法
前言
为了规范油气田构造描述工作,明确构造描述的内容,增强该项工作的可操作性,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内有关信息是保密的,其版权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所有。未经油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的许可,该标准的任何一部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或复制、或储存于可检索系统,也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或方法(电、机械复制、抄录)传播······ 。
标准使用的管理权属油田公司,用户分两类:
a)油田公司和所属单位在其管理、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有权使用本标准。
b)承包商/分包商、制造厂/供方、以上述第一类组织的名义,为达到下述目的也可被授权使用本标准。
——为项目做准备或被授权使用本标准;
——确实为这些组织执行任务。
本标准的提供程序是在获得充分的保密保证后才予以提供,并且是永不更改的须知程序,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的单位,有责任安全保管并保证标准不被用于油田公司之外的目的。油田公司将寻访这些组织,以确认他们是如何执行这些要求的。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部提出。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批准。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地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文发、迟博、郭自强。
油、气田构造描述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田开发工作中构造描述的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田开发中构造描述。
2 局部构造
指适于储存油气的构造,包括背斜构造、鼻状构造、逆牵引构造、断块和在其他因素配合下形成适于储存油气的局部构造。
以局部构造某一油层组顶面构造平面图所表示的形态为准。符合以下条件者采用下列命名。深、浅层构造形态不一致者应分别采用不同命名描述。
背斜构造
地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弯曲形成向四周倾伏的圈闭。是两翼岩层倾向相背,核心部分为相对较老岩层,两翼为相对较新岩层的褶曲。按构造长轴与短轴长度之比划分为穹窿、短轴背斜和长轴背斜(见表1与图1、图2、图3)。
表1 背斜构造分类
背斜构造
构造长、短轴长度之比
图例
穹窿
<3
图1
短轴背斜
3-5
图2
长轴背斜
>5
图3
图1穹窿图2短轴背斜图3长轴背斜
a) 同沉积背斜
与沉积作用同时形成的褶曲,一般具有上缓下陡的构造形态,同一岩层厚度由轴部向两翼变厚,且岩性由轴部向两翼逐渐变细(见图4)。
b) 披覆构造
覆盖在古潜山、古隆起上的新地层,主要由于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一种顶薄背斜构造,它反映了下伏潜山的形态,构造倾角愈向上愈小(见图5)。
c) 逆牵引背斜构造
是正断层派生的构造,其构造形态常与同生断层有关。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上、下层构造不协调,自上而下背斜构造的幅度由小变大再变小。所有与逆牵引伴生的断裂面在剖面图上是一个曲面,断裂面的形态总的趋势是上部倾角较陡下部较缓,背斜顶部呈弧形线位移,即自上而下背斜的顶部向缓翼移动(见图6)。
图5 披覆构造
图4同沉积背斜
图6逆牵引背斜构造
d) 底辟构造
地下较深处,密度较小的高塑性岩石(岩盐、石膏、泥质岩等)在不均衡压力作用下向上拱起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的褶曲。
鼻状构造
又称半背斜,是在区域性单斜构造背景上出现一端倾伏,另一端抬起。其岩层面的等高线呈不闭合,形成类似鼻状形态的褶曲(见图7)。
被断层复杂化的构造
a) 断裂构造
一个局部构造被一条或数条较大断层所切割,原来的构造形态仍较容易辨认者(图8),如断裂背斜构造(简称断鼻)等。
复杂断裂构造:
被众多断层所切割,构造十分破碎,原来构造面貌较难辨认者(见图9)。
图9复杂断裂构造
图7鼻状构造
图8 断裂构造
b)断块及断块区
1) 断块
一个局部构造上由四级断层()所分隔的块体。其规模可大可小,各断块之间具体含油气层位、油气水系统、原油性质等都有一定差别,是油田开发的最小独立单元。
2) 断块区
油气储集及圈闭受三级断层()所控制,由若干个断块所组成称断块区。同一断块区的沉积类型和含油气面貌(包括含油气层位、油气富集程度和原油性质等)比较接近。
3) 断块数据表及油气田构造参数表
被断层复杂化的油(气)田都必须按表2、表3内容填写。
表2 油气田断块数据表
断块区名称
断块名称
断块面积
(km2)
岩层产状
断层
名称
级别
合计
表3 油气田断块汇总表
构造
类型
闭合面积(km2)
断
油气田构造描述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