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
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新特点
【目标要求】
站在新起点坚持高标准着力求深入务必见实效
【活动主题】
科学发展积极作为攻坚破难富民强市
【实践载体】
弘扬优良作风,推进工作落实,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
讲课提纲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大力弘扬优良作风,保障和推动开发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
山东省“一体两翼”示意图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
2、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目前,黄河三角洲(东营)土地面积为8053平方公里,,是全省人均占有土地资源最多的地区,。,。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
3、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丰富
黄河三角洲(东营)集中了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卤水、盐矿资源丰富,已探明卤水储量74亿方,盐矿储量5900亿吨。,滩涂面积180多万亩,负15米以上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鱼、虾、贝类等资源丰富,发展滩涂海水养殖、浅海养殖的潜力巨大。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
4、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1994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把“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作为支持《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优先项目援助实施。2001年4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认东营市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
1992年山东省将黄河三角洲开发列为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 2003年批准在东营建设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2006年又作出了加快推进以东营市为主战场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2009年在省人大、政协“两会”上, 姜大明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具体实施规划,3月26日杜鹰来我市进行全面调研。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
(二)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1)靠海无大港
(2)靠河不通航
(3)铁路处于“路网”的末端
(4)缺少与周边区域连接的干线公路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
(二)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2、石油替代产业发育不充分
(1)产业结构不合理
(2)地方工业规模小、层次偏低
(1)人均淡水资源少
(2)黄河来水的不稳定性加大
3、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
(3)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加快黄河三角洲(东营) 开发建设的对策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