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针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240例,包括轻度贫血、中度贫血以及重度贫血儿童各80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对本院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之后,其血红蛋白数量、红细胞数量以及血液中铁元素的含量均明显好转,与治疗之前的检查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轻度贫血、中度以及重度贫血儿童的治愈率分别为100%、%。结论:运用含铁制剂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进行治疗,其治疗过程安全可靠,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含铁制剂
现阶段,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已逐步发展成为儿童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而6个月~2岁的儿童是该类病症的高发人群。其发病原因在于儿童体内铁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受阻。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将会引起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免疫能力低下、消化功能低下等,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1]。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240例,临床中运用含铁制剂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现综合数据,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本院共收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240例,其中男性儿童180例,女性儿童160例,年龄分布在6个月~4岁之间,。所有儿童经入院检查后,其临床症状均符合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且均非先天性贫血患者。本院收治的24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中,轻度贫血儿童80例,中度贫血儿童80例,重度贫血儿童80例。其临床症状主要集中在儿童食欲出现不同程度的低下,腹泻、消瘦等。
根据儿童贫血程度的差异,本院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于轻度贫血的儿童而言,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以相关健康知识教授,合理的饮食指导为主,在婴儿的食物中添加必要的辅食。同时,给予儿童硫酸亚铁溶液进行辅助治疗,,一天两次,必要时给予儿童维生素C溶液辅助治疗。对于中度以及重度贫血的儿童而言,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含铁制剂的药物进行治疗,其用药方式为口服。当儿童自身的合并症较为严重,致使药物不能以口服的方式给药时,应对其进行适量的输血。当儿童的合并症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后,再运用口服含铁制剂的方式进行治疗。在给予儿童含铁制剂的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遵循给药剂量由小到大的原则,避免儿童在用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当儿童对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且不易控制时,应运用乳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对本院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进行治疗之后,同接受相应治疗之前的情况进行比较,比较治疗前后儿童血液中血红蛋白数量、红细胞数量以及血清铁的含量。
运用统计学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以及处理,对于所有患者统计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来分析,而计数数据使用x2检验来分析。(P<)
2、结果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