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苏轼(1036—1101)一、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等。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称为“三苏”。苏轼是宋代文化孕育出的旷世奇才,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代诗歌之新面;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创豪放派之格范;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至八大家之峰颠。此外,其书法、绘画等都取得很高成就。苏轼以其人格魅力及文学艺术的杰出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林语堂《苏东坡传》二、创作背景本诗收录于《东坡七集》。创作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当时作者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送作者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但眷眷手足之情难遣,写了首《怀渑池寄于瞻兄》寄赠。此诗为作者的和诗。(详见书下注解)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诗歌鉴赏在苏轼看来,整个人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肓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拓展知识雪泥鸿爪:鸿雁在雪上踏过而留下了爪印。在原诗中指人生无常,充满了偶然与未知,此刻我们的状态,就如飞鸿落在雪面上留下的爪迹,你不能凭借这偶尔为之的爪迹,而推断鸿飞何处。后来用来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生在世,经常会有无法把握自身命运与方向的感受。还可比喻某种不可捉摸的事物留下的痕迹。高考链接①首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颔联了诗表达了诗人何种人生态度?首句使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颔联表明诗人面对飘忽不定的人生经历不计较得失的达观态度
和子由渑池怀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