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玻璃化学嫩立第一早1玻璃的定义:玻璃是一种具有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其原子不像晶体那样在空间作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那样具有短程有序。2玻璃的特性:①各向同性:玻璃体在任何方向都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说,玻璃态物质各个方向的硬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热传导系数、折射率、导电率等都是相同的,而非等轴晶系的晶体具有各向异性。②介稳性玻璃处于介稳状态,就是说,玻璃态物质是由熔融体过冷却或其它方法形成玻璃时,系统所含有的内能并不处于最低值③性质的可变性玻璃的成分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连续变化,与此相应玻璃的性质也随之发生连续的变化。④性质变化的可逆性:玻璃在固态和熔融态间可逆转化时,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是连续的和渐变的,而且是可逆的。3玻璃的转变:在Tg〜T温度范围内及其附近的结构变化情况,可以从三个温度范围来说明:①在Tf以上:由于此时温度较高,玻璃粘度相应较小,质点的流动和扩散较快,结构的改变能立即适应温度的变化,因而结构变化几乎是瞬时的,经常保持其平衡状态。因而在这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快慢对玻璃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性能影响不大。②在Tg以下:玻璃棊本上已转变为具有弹性和脆性特点的固体物质,温度变化的快慢,对结构、性能的影响也相当小。这个温度间距一般称为退火温度。低于这一温度范围,玻璃结构实际上可以认为已被“固定”,即不随加热及冷却的快慢而改变。③在Tg—Tf范围内:玻璃的粘度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质点可以适当移动,结构状态趋向平衡所需的时较短。因此玻璃的结构状态以及玻璃的一些结构灵敏的性能,由Tg—Tf区间内保持的温度所决定。4氧化物形成玻璃条件:①氧离子最多同两个阳离子相连接;②围绕阳离子的氧离子数目不应过多(一般为3或4);③网络中这些样多而体以顶角相连,不能以多而体的边或而相连;④每个多而体至少有三个氧离子与相邻的多而体相连形成三度空间发展的无规则网络。5无规则网络学说:强调了玻璃中多而体相互间排列的连续性、均匀性和无序性方而。可以说明玻璃的各向同性,以及玻璃性质随成分变化的连续性等棊本特性。晶子学说:认为玻璃是由无数的品子所组成,品子是具有一定晶格变形的有序区域,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从晶子到无定形部分是逐步过渡的,两荠之间无明显的界限。微晶子学说比较强调玻璃的微不均匀性与有序性,和不连续性。比较:相同观点:玻璃是具有近程有序、远程无序结构特点的无定形物质。不同点:品子假说着重于玻璃结构的微不均匀和有序性。无规则网络学说着重于玻璃结构的无序、连续、均匀和统计性。6、 对玻璃的认识:从整体上说玻璃结构内由多而体构成的骨架是连续的。玻璃内有规则性区域是由一定数R的多面体遵循类似品体结构的规律排列,因而在这样的区域内是有序的,但是各有序区域间又不象晶体结构那样具有严格的周期性,或者说是无序的(不规则的),不连续的,而且由一个有序区域向另一个有序区域过渡时,化学成分也可能有所不同,因而又是微观不均匀的。7、 影响玻璃性质的因素:(书27页,做区别)(1) 硅氧骨架的结合程度;(2) 阳离子的配位状态;(3) 离子的极化程度;(4) 离子堆积的紧密性。8、 阳离子的分类:网络生成体氧化物①能单独生成玻璃。②阳离子配位数是3或4,③F-O键(F代表网络生成离子)是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混合键,④F—O单键能较大,一般大于335KJ/mol(80kcal/mol)。网络外体氧化物:①不能单独生成玻璃,不参加网格,一般处于网络之外。②氧化物的阳离子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和较高的配位数,配位数>6,(充填于硅氧四面体骨架空隙中)③M-O键主要是离子键,电场强度很小。④单键能小于251KJ/mol中间体氧化物:①一般不能生成玻璃,其作用介于网络生成体和网络外体之间。②I_O具有一定的共价性,但离子性占主要③单键能335-25lKJ/mol④离子的配位数为6,但夺取氧后配位数可以变成4,(能参加网络,起网络生成体作用(又称补网作用))9、二氧化硅(石英玻璃)的结构:石英玻璃si-,。Si-O-Si的键角分布较宽,大约为120-18(TC。Si—O是极性共价键,键强相当大[SiO4]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不带极性。性质:石英玻璃的粘度大,机械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热、介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良性能。氧化硼的结构:。极性共价键(共价占56%)。不带极性氧化磷的结构:磷氧玻璃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磷氧四面体[PO4],由磷氧四面体构成玻璃的基本骨架。但是由于配位四而体[PO4]中有一个双键,因此使四而体的一项角断裂并变形。P是P2O5玻璃结构中的不对称中心,它是导致磷酸盐玻璃粘度小,化学稳定性差和热膨胀系数大的主要原因。
玻璃化学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