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报告题目: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影响学校:衡阳师范学院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小组成员:刘可儿(组长)李云梅刘芬刘红刘杰指导老师多次强调要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继承我国古人优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深刻学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最有力的支撑。因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有力支撑,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其次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得以实现。(一)继承历史传统、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要求全党,要谦虚和敬畏对待历史文化,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报告中指出,中国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又一次提到:“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如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从中华文化遗产中发掘出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形式,对它做了科学的解释。毛泽东的这一做法为我们今天正确对待和合理的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在我们已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60多年后的今天再一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上的历史使命,要求共产党人始终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并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等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发扬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浅析中华优秀传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影响(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