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TR1评审汇报
目录
目录名称
-政策背景
2009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新医改方案,提出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医疗改革,确定了“一个目标、四大体系、八项支撑”总体框架,而信息系统是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方案第十四条表示要“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发出《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的通知,新医改正式启动。通知指出,要“推行电子医疗档案和常见病临床路径”,主要工作目标是拟定全国统一的医院电子病历标准和规范以及100种常见疾病临床路径,在50家医院开展试点。
今年年初召开的“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也明确指出,2010年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其中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也是今年“十二项”具体工作任务中的重点之一。其中特别强调要“探索建立电子病历,逐步试行电子病历,并与居民健康档案相对接,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电子病历的重要性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规范标准
2009年8月4日,卫生部发布《电子病历标准(征求意见稿)》。
2009年9月7日,卫生部医政司发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
2009年12月31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为各地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以配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做出具体规范。
2010年1月1日,卫生部发布《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2010年2月22日,卫生部发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规范》共五章三十六条,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主要内容包括:
明确了电子病历的定义;
提出了对电子病历的基本要求;
规定了建立和运行电子病历的基本条件;
对于电子病历的安全管理、收集、保存、调阅、复制等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
提供我们进行电子病历产品研发的主要参考依据
-电子病历演化史
Growth
Start
Jump
以医疗书写为中心研发的电子病历
纸质病例电子化
这一阶段仅仅是实现了将纸质病例输入电脑及输入,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电子病历。
完整质控。
所有内容都由数据元素组成,可检索,可利用
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由医护人员客观、完整、连续的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及诊疗的经过
追求编辑器的功能,无质控、忽视病历质量
适应性差
全结构化电子病历
-政策环境1/2
电子病历在医院信息化中的地位:
是新医改的明确要求;
是医院信息化领域的核心内容;
-政策环境2/2
居民健康档案
新生儿疾病筛查
出生缺陷监测
学生健康监测
婚前保健服务
疾
病
控
制
医
疗
服
务
免疫接种
传染病报告
结核病防治
门诊诊疗
青春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出生医学登记
妇女病普查
计划生育
技术服务
体弱儿童管理
儿童健康体检
五岁以下儿童
死亡报告
学龄前期
幼儿期
婴儿期
出生
学龄期
孕产期保健服务
与高危管理
产前筛查与诊断
孕产妇死亡报告
慢性丝虫病
病人管理
职业病报告
职业性健康监护
伤害监测报告
中毒报告
成人健康体检
疾
病
管
理
高血压病例管理
糖尿病病例管理
肿瘤病例管理
重症精神疾病
病例管理
艾滋病综合防治
血吸虫病病人管理
儿
童
保
健
妇
女
保
健
个人基本信息
主要卫生
服务记录
老年人健康管理
住院诊疗
死亡医学证明
死亡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电子病历在区域卫生信息化中的地位:
是居民健康档案及其他区域卫生信息化工作的信息基础;
-核心构件
支持自由描述语言的书写和机构化存储
支持图文混排,表格操作
支持医学术语的结构化存储
编辑器技术是电子病历系统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是电子病历系统的核心构件
真正成熟的编辑器控件需要两到三年以上的研发时间
特殊打印需求、三级检诊、
临床接口、
支持病历质控…
-蓝韵电子病历产品版本规划
导入期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版本规划路线图
- ,使用OEM产品,锻炼实施队伍。
- 可供销售的电子病历产品。满足中型医院基本需求:住院病历书写、质控与检索。
增加门诊模块
增加医嘱功能
增加合理用药支持
增加临床路径
-开发专业类电子开始病历产品。
-蓝韵电子病历项目进展
2010年6月左右,OEM北京天鹏恒宇电子病历系统
2010年8月,组建蓝韵电子病历开发团队,致力于开发属于
电子病历-TR1评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