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解读(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1年07月13日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余晓洁)科技部13日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目前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5%,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规划》突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余晓洁)科技部13日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目前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5%,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规划》突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战略部署;强调坚持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把增强科技长远发展能力作为战略重点,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规划》提出,“十二五”科技发展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基本建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良性互动、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目前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5%,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同时,研发投入强度、原始创新能力、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惠及民生、创新基地建设布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指标。
《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战略任务进行了部署,突出以下重点:一是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四是前瞻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五是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六是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七是提升科技开放与合作水平。
针对当前科技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规划》从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两方面提出了措施。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推进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等。二是强化科技政策制定和落实,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服务和对科技创新需求的引导,优化全社会创新环境。
据介绍,《规划》历经了两年的战略研究、集中编制、征求意见和论证审议,广泛听取了科技界及各方意见,上百个研究机构、上千名专家参与,集中修改几十次。
新闻背景:科技规划名词解释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科技部13日发布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为便于理解,《规划》附录了相关名词解释。
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研发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指全社会用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
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是指在报告年度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研发活动的人力资本的强度。
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是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学术论文在发表后的一段时间内被引用的次数之和。该指标是评价国际科学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科学论文的影响力。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在报告年度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万人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该指标既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发明专利的数量,也体现了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
每百名研发人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是指在报告年度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人或自然人向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每百名研发人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是指每百人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所拥有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该指标反映了研发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研发投入产出效率。
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是指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项目的总金额。合同交易总额中的技术交易额可以反映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规模。技术交易额是指从合同交易总额中扣除购置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费用后的剩余金额。
高技
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