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族民间舞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单元民族民间舞蹈第一章藏族舞蹈一、风格特点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藏族民间舞中,松胯、弓腰、微前倾等常见的基本形象可体现出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人们虔诚的宗教心理。其种类也多种多样,“谐”,汉语称“弦子”,“谐”的音乐曲调旷远悠扬,舞蹈律动松弛柔美,舞步多由靠、撩、点、拖、转等动作组成,与手臂的摆、掏、撩、甩等相配合,跳起来柔而不软,韧而不断,长袖拂动,舞姿婀娜。“堆谐”,又称“踢踏舞”,它的舞风朴实自如、轻松灵活。舞蹈时强调膝关节松弛,脚下灵活,以踢、踏、悠、跳等动作踏出有规律、有变化的各种节奏点。“果谐”,意为围着圆圈歌唱跳舞,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较强的集体歌舞。歌舞的节奏多为由慢转块,慢板歌声缓慢高亢,舞步稳重矫健,快版舞蹈随曲调节奏转为激烈,舞姿洒脱奔放。“卓”,汉语称“锅庄”,是藏语“果谐”的变音。它的曲调辽阔深沉,节奏顿挫有力,舞风粗犷豪迈,踏、跳、翻甩,动作幅度大。卓一般分为三段:开始平稳缓慢,曲调深沉,舞姿稳健;中板则动作粗犷奔放;快板振奋激越。二、基本体态与动律1、基本体态:自然站立、微前倾、懈胯、眼睛平视2、基本动律:藏族舞的基本动律分别是“颤膝动律”和“屈伸动律”,“颤膝动律”,膝关节连续做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屈伸动律”,膝关节做连绵不断、具有韧性的屈伸。三、基本动作:(一)基本手形自然手形:四指自然并拢,虎口自然张开,掌心放松。扶胯手:双手自然扶在胯部,沉腕,指尖对斜下方。(二)基本脚位自然位:正步基础上,双脚自然打开。丁字位:小八字基础上,左脚放于右脚弓前。(三),在颤膝律动的起伏,两脚交替全脚平踏地板,重拍在下,一拍两步。,在颤膝律动的基础上,随着膝盖的起伏。以左脚为例,第一拍做单脚冈嗒一次,第二拍接左右两步平踏,与反面连起来做,同时双手围裙手交替外划,右左交替做。,以右为例,动作时身向1点,前两拍身向右行进做一次第一基本步配合围裙手,后两拍左脚原地跺步一次,同时右手扛手,再经左、右平踏四步回到原位。4退踏步脚自然位,双臂体两侧下垂准备。第一拍右脚后撤半步,脚掌着地,身体保持自然中心,然后左脚原地踏落。第二排右脚前踏落,然后自然抬起接下一步。同时双手于体侧前后摆动。5、抬踏步右脚冈达的同时,左脚经上弧线自然勾回。左脚踏落自然位、重心左移,体对前方,右脚右丁字步踏落,体对右斜前方。6、嘀嗒步:预备拍,重心移至左前脚掌,前半拍右腿平踏落地,同时屈膝,左脚自然勾脚,原位提起,后半拍落地,双膝直。7、七下退踏步:右脚冈嗒换脚后退,在左丁字步基础上做两次右脚冈嗒,右脚于右前丁字步踏落。(四)弦子舞基本舞步1、平步:在屈伸的基础上,全脚经过自然位向前或向后移动、向旁交替迈步。2、单靠:预备拍重心左移,双膝松落,右脚自然抬起。然后右脚向旁自然迈步,双膝慢伸。重心右移,左勾脚抬起25°,双屈膝,右坐懈胯。3、长靠:第一、二拍右左两步平步,第三、四拍做一次完整的单靠动作。4、靠点靠:同单靠,然后右脚向右斜前方迈步,双膝慢伸。重心右移,双屈膝,左脚自然拿起25°,左脚单靠。5、三步一撩:三步平步,加一步撩,左右交替。四、舞蹈组合(一)踢踏舞组合1、音乐《毛主席的光辉》2、组合动作、顺序(5-8)准备:面向一点,双脚自然位。(1)-8转向八点,退踏步两个,两臂前后交替摆臂。(2)-8面向二点、一点各做一次退踏步。(3)-8、(4)-8两次七下退踏。(1)-8、(2)-8四次第一基本步。(3)-8、(4)-8两次第二基本步。(1)-8、(2)-4嘀嗒步,同时双臂每四拍由外向里双摆袖。5-8自左向右抬踏一次。(3)-8抬踏两次。(4)-8一次七下退踏步。(1)-8面向八点,退踏步两个,两臂前后交替摆臂。(2)-7(3)-8、(4)-8左前嘀嗒步,以脚跟为轴,双手上分至左斜下上手,右斜前俯身。身体向左转一圈。Da-8右脚落至左脚前。双手前后摆开。第二章蒙族舞蹈一、风格特点蒙古族主要聚居于我国北方,世代随水草而居,从事游牧和狩猎劳动,这种生产方式与生活环境造就了蒙古族人民奔放热情的特点,其舞蹈也形成了彪悍、豪迈的风格。蒙古族的舞蹈腿部和脚部动作比较少,而上身动作比较多,尤其以肩部、背部、臂部、腕部动作最多,强调蒙古族舞蹈基本体态贯穿于训练的始终,在情感、形态中体现的是一种“圆形、圆线、圆韵”的东方思维观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有:“安代舞”,是一种以唱为主,以舞相伴的古老的群众性即兴歌舞。最初为宗教舞蹈,具有驱鬼逐疫、求雨求丰年的功能。在现代,主要用于节庆娱乐。主要特点是载歌载舞,舞蹈有热烈奔放、粗放豪健的风格,舞蹈动作主要由“踏

民族民间舞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