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视察组各位代表:受区政府委托,下面就我区统筹城乡工作开展情况向区人大视察组做以简要汇报:近年来,随着宝鸡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区土地资源大量减少,川道已基本没有耕地,发展空间急剧缩减。加之我区地处城郊,山、塬、川梯次分布明显,后山区与川塬地带土地产出率、生产生活条件差异极大,导致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为此,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实施商贸升级战略、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开放开发战略),加快“三化”进程(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突出“三大重点”的目标,明确了以实现“六个一体化”和加快“五项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以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积极实施土地流转、稳步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实施沟域综合开发“四个重点”,和建立城乡均衡覆盖的医疗、养老保险新机制和后山区居住条件比较差的农民搬迁机制“两项探索”为重要抓手和载体,尽快完善后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增强我区社会综合实力,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力争3-5年内在全省率先建成统筹城乡示范区。围绕这一目标,全区上下凝心聚力,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一是园区建设生机盎然。姜谭工业园一期、二期已全面完成,进驻企业运行顺畅,三期用地已基本腾空,逐步完成企业入驻。高家工业园建设顺利,石鼓工业园发展后劲强劲,入驻企业80多户。园区经济的不断壮大,提供了——就业岗位,既辐射带动了地域经济,又为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转型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更趋完善。通村公路全面完成,今年——公里的通组公路完成——公里建设任务;5个村人畜安全饮水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今年——个村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已经启动;加强了农村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力度,添置健身器材、图书及娱乐工具,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场所。三是农村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不断调整农村学校结构布局,撤销生源少,教育质量不高的学校,整合师资力量,完善有规模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逐步加强,建成范家庄、孔家庄、晁峪中学等寄宿制学校,石鼓芙蓉古镇小学建设进入后期,城乡教育差别正在缩小。四是公共卫生工作进展顺利。村村建有卫生室,建成——标准化农村卫生室,建成——城市社区卫生室,解决了居民小病就近就医的问题。为——村配备了环境卫生清洁队伍,使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彻底改观,建成省级卫生乡镇——个。五是农民增收措施有力。坚持实施项目到村、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积极开展“三带三进三促”活动,即带着感情、带着政策、带着项目,进村、进农户、进经济组织,促晋星创建、促农民增收、促农村和谐,集各部门智慧,从项目资金和技术指导上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四个重点”和“两项探索”等重点工作的落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个别方面实现了突破,2010年我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先进县区。一、四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1、都市农业。按照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我区提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充分挖掘城郊地域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升级,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潜能,着力打造特色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参与农业、生态景观农业四大板块,重点建设5个农业示范园、发展3大农业基地、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正在编制《渭滨区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五个农业示范园——石鼓镇刘家村设施蔬菜示范园、神农镇冯家塬设施蔬菜示范园、高家镇解甲滩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园、高家镇八角塬生态农业示范园、晁峪乡农业示范园,在乡镇村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三大农业基地——发展设施蔬菜基地、特色果品基地、扩大高效养殖基地,扶持冯家塬、刘家村、上川、晁峪设施蔬菜基地发展,全区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00亩;加快樱桃、猕猴桃、桃、葡萄等鲜杂果基地建设,年内新建果园面积1000亩;扶持生猪、蛋鸡等养殖基地扩大规模,进一步扩大养殖种类。目前投资150万元的鸿鹄养鸡厂5万只蛋鸡养殖基地改扩建项目已完成投资近60%。开展“一池三改”沼气池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工作,发展低碳经济,突出改善民生,已完成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430口,完成了1035套太阳能灶建设招标。2、沟域综合开发。为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把各类“城市要素”向城郊聚集,增加后山区农村居民收入,明确了塔稍沟、张家沟、川陕路(清姜河流域)、上川沟、王家河沟等五条沟综合开发思路。以镇乡为主体、部门参与,五条沟综合开发取得初步进展。塔稍沟综合开发,在完成地形勘查测绘、移民搬迁点地质灾害评估、河道治理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组织召开了第一次评审论证会,完成了生态绿化工程设计,677亩的荒山造林基本完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汇报人大视察汇报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