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来徐州上学近一年,也没去过淮海纪念塔,于是趁着清明三天假期,我们宿舍一行人决定去参观淮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走在路上,迎面的风夹杂着细碎的雨,吹在我们的脸上,也似乎吹到了我们的心田,雨绵绵不断,像鹅毛一般,又像是战士的汗水与泪,不断地,不断地,诉说着一种精神,我们些许感到那种庄严与肃穆。走在解放南路上向南眺望,远处的烈士纪念塔的塔顶屹立在浓密的山林之上。绕过一个长长的“S”型山坡,就来到了纪念塔的大门。大门朝北,由东西对称的两座花岗岩石雕成的水瓶形状的门楼组成。门里面是一条水泥铺成的宽阔的走道。走道的尽头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圃。花圃的南面,是“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纪念馆由新旧两座馆舍组成。花圃的西面就是雄伟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了。,塔的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镶嵌着毛主席当年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镏金大字。塔座正面镌刻着镏金碑文,记述着淮海战役的历史经过以及烈士们前仆后继、广大群众奋勇支援前线的英雄事迹。看着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眼前的它是一座四四方方,简练的石碑高耸在山间,几乎没有任何修饰。站在塔前,我们一行人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向那些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三鞠躬。那一刻,我想,用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描述那一段惨烈的历史,都无法表达后人对先辈的感激与怀念。绕过纪念碑,我看到后面是一面环形的墙,墙上那密密麻麻的名字让人透不过气来,为了今天这样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好生活,先辈们付出的是怎样的代价?一个人的一生,就浓缩为墙上冷冰冰的字迹,一个人的故事,都隐藏在无语的岩石上,让我们用一生去读懂他们吧。正当我陷入沉思时,远处传来的稚嫩声音让我不禁转过头去。只见一群高中生穿着整齐的校服,恭敬笔直的站着,右手紧紧握拳,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满腔热血的誓言,让我不禁为共产党的伟大所折服,对他们充满着敬意,却有着一丝惋惜与自责,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而我们又是如何去面对现在的生活?但更多的,我感受到的是无穷的力量与昂扬的斗志。随后传来了三分钟默哀乐,大家全都低下了头,脑海中感慨万千,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唯有沉默,无声胜有声。随后我们准备去军事纪念馆看看,沿途看到粟裕将军的骨灰,静静地安放在纪念塔旁边。将军戎马一生,如今再也不用在硝烟中穿行,再也不用在炮火中沉思,再也不用为失去战友而悲痛。站在粟裕将军身边,站在他的士兵们身边,今天的我们,也是为战争而生的吗?先辈们冲上战场的时候,被刻上墙的时候,也许根本来不及想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赢了。来到军事纪念馆,进入展览大厅,庄严肃穆的氛围一下把我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眼前的雕塑中,感悟到浓浓的硝烟,嘶鸣的战马,缠着绷带,手握钢枪的勇士,一切离我们是那么的近,也是那么的远。在这庞大史画卷中,我难去复述,只是那一个个细节,一件件展品,让人心潮起伏。谁都知道当年解放军的装备非常差,但现场看了之后,才明白军民的智慧,已经将这种差距缩小到了极限。那汽油桶中的炸药包,被国民党军队称为“原子炮”,令人胆寒。而那单薄、破旧的军装,虽然一点也不出人意料,只是当它活生生地摆在面前时,总难以相信。最后一个展厅展出的是
淮塔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