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导学案课件一、复习目标: 、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3、海峡两岸的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二、学生自主学习提纲: 理解:1、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何时提出?含义是什么?(训P57) 2、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是什么?表现如何?(训P57) 识记:1、一国两制含义、应用情况如何?课本P66 2、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依据、意义?课本P67-68 分析: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进程?课本P71-72 2、海峡两岸日益密切交往的原因、局面?课本P72-73 三、针对性回顾练习题: 、我国是个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中共中央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政策。 3、我国多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4、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5、“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指。 6、我国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不同。 7、香港、澳门回归的主要原因是的提高。 8、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决定用解放台湾。 9、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0、新时期推进祖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江泽民的。 1、“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目的是。四、重点剖析与合作探究题: 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请回答:①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②、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策?此政策有什么意义? ③、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原则?有什么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你可知“妈港”,不是你真姓……我离开你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