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三 中国社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必修Ⅱ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程标准与考纲知识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程标准与考纲知识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导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①1949—1956年: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历史条件)●1953--1956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初级)②1956--1966年:十年探索,成就巨大,失误严重③1966--1976年:“文革”动乱,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④1978—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2年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正确曲折发展失误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十年探索中曲折的发展走进新时代城市对内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1949—1956)(二)探索与失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时期1966—1976)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1976)(1949-1952)(1953-1957)(1953-1956)(1956年)(1958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材料一:1949年工农业产量同历史最高水平对比看下面材料,思考说明什么问题?材料二:1949年人均国民收入与周边地区的比较

专题三 中国社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4.71 MB
  • 时间2019-01-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