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吾楚有责郭小平东方风来,中部逢春。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胡锦涛同志指出:湖北应该加快发展,走在前列,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做出更大贡献,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放眼中部,鄂豫皖湘赣晋六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堪称中华神州的心腹之地。身为中部人,如何更深刻理解中部崛起的内涵?身为楚人,如何更深切感受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一、“中部崛起”的内涵说起中部崛起,湖北有过深切的渴望,也有着刻骨的痛楚。<一>中部崛起的战略的由来历史上湖北曾有过二次崛起。中部崛起的战略,最早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湖北省夏振坤、张培刚等专家学者提出来的。八十年代上半期,“梯度理论”。八十年代中后期,“国际大循环理论”1987年夏振坤率先提出中部崛起。1988年张培刚提出“牛肚子理论”,即“中部崛起理论”。一九九二年,中央作出浦东大开发战略决策。一九九九年,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二00二年,“十六大”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不东不西,不是东西”、“中部凹陷”。中部崛起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引起高层的重视。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中部地区崛起”的概念。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把“中部地区崛起”写进了党的文件。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把“中部地区崛起”列入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之一。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口号。2005年8月,胡锦涛同志视察湖北时指出: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部崛起”从提出到正式确立走过了17年的历程,由湖北一省的战略扩展到几省的战略,由地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二>荆楚文化的支柱及其精神特质—文化底蕴荆楚文化的主要构成可概括为六大支柱:青铜冶铸铜绿山古矿冶炼遗址丝织刺绣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丝绸木竹漆器彩漆凤鹿木雕座屏美术音乐优孟“八音”编钟老庄哲学老子李耳庄子庄周屈骚文学屈原《离骚》
中部崛起,吾楚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