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情景感悟:有事大家谈。
镜头一:一中年妇女李某走上公交车,看到座无虚席,便用乞求的语气说:“哪位先生小姐行个好,我抱着孩子不方便。”附近一青年遂起身让座,众人投来赞许的目光。谁料过了一会儿,从年轻妇女李某怀抱的毛毯里却探出小狗的头。一时间车厢内众说纷纭,人们投来鄙视的目光,此时这位妇女脸已变得绯红,车一到站便仓皇下车。
镜头二:北京某单位工人马某专门尾随脖子上挂钥匙的小学生,当小学生独自一人开门进家的时候,马某趁机偷袭,大肆实施抢劫,一时民愤极大。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自毙,马某终因触犯刑法被判处无期徒刑。
阅读两则情景故事,小组讨论后回答:
李某和马某行为的性质及后果。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预防违法犯罪
比较项目
行为规范
如何产生
适用范围或对象
靠什么发挥作用
社会道德
学生守则
国家法律
自然形成
教育行政
机关制定
国家立法
机关制定
普遍适用
在校学生
全国适用
舆论、习
惯、信念
教育行政力量
国家强制力
道德、纪律与法律的比较
法律具有三个特征
(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自主学习课本58页,找出并理解三个概念: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自主学习
案例: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跟社会上坏孩子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学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但他不思悔改,跟一些坏孩子到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接受教训,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张某把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现金一千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
张某有期徒刑三年。
案例分析
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
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其中哪些是一般违法,那些是犯罪行为?你为什么这样划分?
3、小组讨论:一般违法和犯罪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系
一般违法
犯罪
共同点
不同点
联系
都是违法行为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危害程度不同
法律责任不同
处罚机关不同
危害不大,情节轻微
社会危害大,情节严重
民事责任,行政制裁
刑罚处罚
行政机关
人民法院
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张某不交作业,经常旷课,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是违反校规校纪行为。
(2)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属于违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张某持刀爬进李大娘家盗窃财物和打伤李大娘属于犯罪行为。
(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犯罪,说明了一个人如果不学法,不知法,就容易学坏、违纪、违法以至犯罪。违纪、违法和犯罪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就有可能从犯错误发展到违法、犯罪。
(5)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教训,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
,小错不断,没问题。
这些观点对不对?
想一想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