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通常将龈沟底与牙槽脊之间的恒定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约为2mm.
龈牙单位:(dentogingval unit)结合上皮对牙的附着因牙龈纤维而得进一步加强,牙龈纤维使游离龈更紧密地贴附于牙面,所以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称为龈牙单位
牙周膜纤维分类: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
骨开窗:(fenestration)牙位置特别偏向颊侧或舌侧,该侧的牙槽骨很薄,甚至缺如,使牙根面的一部分直接与骨膜和牙龈结缔组织相连,称为骨开窗如果呈V形却缺口直达牙槽嵴顶,则称骨开裂(dehiscence)
唾液的作用:润滑,清洁,抗微生物,凝集,薄膜形成,消化等
牙周病的病因学
牙周生态系:(periodontal ecosystem)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与宿主牙周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
各种菌斑主要特性:
菌斑
接触组织
优势菌
影响因素
致病性
龈上菌斑
釉质,龈缘,暴露的牙骨质
革兰阳性需氧菌
兼性菌
口腔卫生措施
食物机械摩擦
唾液
龋病
龈炎
龈上牙石
附着性龈下菌斑
牙周袋内的根面牙骨质
革兰阳性兼性菌
厌氧菌
龈沟液
龈沟
PD的物理空间
根面龋
牙周炎
龈下牙石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
龈沟上皮,结合上皮,袋内上皮
革兰阴性厌氧菌能动菌
同上
牙周炎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牙石(dental calculus):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团块
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致病作用:牙石因增加菌斑积聚及防碍菌斑去除而与牙龈炎和牙周炎明显相关。
临床意义:牙周病治疗必须彻底清除牙石
牙面着色:食物,化学物质,烟草,色源细菌等
食物嵌塞:垂直型食物嵌塞,水平型食物嵌塞
由于嵌塞的机械作用与细菌的定植出现龋、牙龈炎、牙周炎(牙槽骨垂直吸收〕口臭等。
合创伤:原发性合创伤,继发性合创伤因素: 咬合力异常,牙周支持力不足
单纯合创伤:牙周膜增宽、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不会导致牙周袋形成及牙龈炎症。
合创伤+ 严重的牙周炎或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加重牙周袋和牙槽骨的吸收
解剖因素:牙位异常和错合畸形,冠根比例失调,骨开裂或骨开窗,开合
不良习惯:磨牙症(bruxism〕合力负担过重食物嵌塞
单侧咀嚼习惯
不良刷牙习惯
口呼吸
吐舌习惯
咬唇习惯
其他不良促进因素(医源性因素):不良修复体,不良局部义齿,不良的正畸治疗
原发性合创伤(primary occlusal trauma):正常的牙周组织+不正常的合力因素,牙周组织损伤,如早接触或合干扰继发性合创伤(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牙周组织本身支持力不足+ 正常的咬合力,牙周组织进一步损伤
造成合创伤的因素:咬合力异常:与合力大小、方向、频率及持续时间有关 (多见于正畸治疗):垂直压力:根尖区骨质可吸收侧向压力:受压侧骨质可吸收
扭转力:对牙周组织损伤最大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接触及合干扰
牙周支持力不足:继发性HE创伤
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
三、性激素: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
四、吸烟:吸烟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
五、有关的系统病:糖尿病,艾滋病(LGE,NUP),骨质疏松
六:精神压力(stress)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
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1,牙龈出血:临床的最初表现,常为患者的主诉症状。
牙龈炎症最初表现:龈沟液量的增多,龈沟探诊出血
探诊出血:牙龈炎症,牙周炎的活动性
2. 牙龈颜色:正常牙龈:粉红色牙龈炎:游离龈和龈乳头鲜红或暗红牙周炎:波及附着龈
:正常:龈缘为菲薄而紧贴牙面,附着龈有点彩
炎症:组织肿胀龈缘变厚,牙间乳头圆钝与牙面不再紧贴
纤维增生:牙龈坚韧肥大,结节状并盖过牙面
:质地坚韧松软脆弱缺乏弹性
慢性炎症:上皮增生变厚,胶原纤维增生坚硬肥厚
5. 探诊深度及附着水平
健康牙龈不超过3mm
龈袋或假性牙周袋
附着丧失: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一个重要标志。
6. 龈沟液量: 龈沟液渗出增多是牙龈炎症的重要指征之一。
牙周袋的形成
牙槽骨吸收
牙松动和移位
牙周病的活动性
附着丧失:当牙周袋形成时,探诊深度超过3mm,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这就表明发生了附着丧失
(attachmen
口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