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前景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投资国际比较的视角
郜志雄、王颖
· 2012-03-27 16:16:55 来源:《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3期
摘要:基于2004-2009年的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流量及其增长率等指标从双边贸易联系的疏密程度、FDI流量大小及增长率和行业投资量(国别)3个方面比较哈萨克斯坦与25个主要经贸合作伙伴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着重分析了中国的相对地位。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较而言,中哈两国双边贸易关系较为紧密,投资合作关系比较稳固,经贸合作前景看好;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经贸关系还有一定的距离,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的行业布局不均匀,并就如何增进中哈经贸合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FDI;贸易结合度;经贸合作前景;国际比较
作者介绍:郜志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100029 电子信箱:gzxuibe@;王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合作实现了“共赢”,推动了两国贸易、投资的快速发展。由于地缘政治、历史原因以及利益关系等因素,哈萨克斯坦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投资及经贸合作也十分密切。因此,正确认识中哈两国的经贸合作前景,既要分析中哈双边贸易、投资的发展趋势,又要比较中哈之间、哈萨克斯坦与其他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一、文献回顾
对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前景,学者们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概括而言,这些研究主要从5个方面解决了两个问题,5个方面是指:从中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与开放政策等各国自身因素的角度分析,认为中亚市场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广阔(段秀芳,2007;保建云,2009);从地缘政治因素、战略伙伴关系方面分析,认为中哈经贸合作前景看好(康泽民,2006;聂志强、叶小伟,2006);从贸易视角看,中哈间的贸易结构有较强的互补性(崔炳强,2009),中哈贸易联系紧密、持续发展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李钦、许云霞,2010),中哈贸易的发展需开发新的增长点(王维然,2009);从投资的角度看,投资哈萨克斯坦对中国产业转移及资源进口来说是商机(崔炳强,2009);从中哈能源合作的角度,分析中哈石油、石化产业合作的前景(蒲军,2006;马凤云等,2006;张军民,2008)。解决的两个问题是:上述研究达到了
“知彼”——哈萨克斯坦市场潜力巨大,也实现了“知己”——中哈两国的经贸合作前景广阔。然而,“知彼”中的“彼”不仅指哈萨克斯坦,还应包括竞争对手(哈萨克斯坦的其他伙伴国)。基于此,笔者拟从贸易和投资的视角,用国际比较的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伙伴中的相对地位。
二、哈萨克斯坦主要经贸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与研究方法
选择2004年以来与哈萨克斯坦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和对哈萨克斯坦FDI流量的累计值都处于前40位的国家(地区)作为其主要经贸合作伙伴,符合这一条件的经贸合作伙伴共有26个(因数据原因,略去直布罗陀只研究25个)。
比较哈萨克斯坦与25个贸易伙伴(以下简称25国)货物出口和货物进口的贸易结合度[1],以此分析哈萨克斯坦与25国贸易关系的松紧;比较25国流入哈萨克斯坦的FDI流量、流量的增长率以及在哈萨克斯坦行业的投资量,分析25国与哈萨克斯坦的投资联系。也就是从贸易和投资两个方面,来确定哈萨克斯坦与贸易伙伴经贸合作关系的紧与疏,并着重分析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伙伴中的国际位置。
(1)分别计算出2004-2008年各年哈萨克斯坦对25国的货物出口和进口贸易结合度,并根据各年贸易结合度的指标值由大到小对25个国家进行排序,即数值最大的序号为1,数值最小的为25, 然后把每个国家历年的序号相加,按照与上述相反的排序规则得出近5年哈萨克斯坦与25国出口和进口贸易结合度的总排序,以此从双边贸易的角度来说明哈萨克斯坦与25国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
(2)比较25国在哈萨克斯坦的FDI流量及其年增长率。按照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对2004-2009年各年25国对哈萨克斯坦FDI的流量、年增长率分别进行排序,然后把每个国家各年的序号相加,序号之和越小,排序的序号越小,得出近5年25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的流量、增长率的总排序,以此来反映25国在哈萨克斯坦投资中的地位。
再者,以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比较25国FDI在哈萨克斯坦的行业分布状况及其地位。
三、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前景的实证分析
(1)哈萨克斯坦对25国的出口贸易结合度计算2004-2008年哈萨克斯坦与25国的出口贸易结合度指标值并排序,序号越小,表示两国的贸易关系越紧密,反之则相反(见表1)。从表1显示的结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前景的实证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