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处中纬度、亚热带地区,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地形区。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地形的综合影响,具有五大气候特点: 。全省气候类型多达9类;分别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山地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高山永冻带。 。在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明显下降,依次出现从较暖到较冷的多种气候类型。人们通常把这种气候现象称作“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冬季受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影响,盛行从偏北方向吹来的强劲干冷的冬季风,雨量少,气温低;夏季为太平洋高压和印度洋低压所控制,盛行从偏南方向吹来的暖湿的夏季风,雨量多,气温高。 。四川盆地四季分明,川西南地区和川西高山高原区雨、旱季节差异明显。 ,发生频率高,灾情较重。全省范围内大面积发生的主要灾害是干旱,其中,夏旱出现的频率最高,伏旱造成的损失最大。盆地区和川西南山地的旱情程度又普遍重于川西高山高原。暴雨、洪涝和低温也是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低温雪灾常在川西高山高原地区造成严重的后果。 全省年平均气温—~℃,三大地形区中,—℃;~℃;川西高山高原为—~℃。年平均气温,最高在攀枝花市,℃;最低在石渠,为—℃。极端最高气温在平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于川西高山高原区的石渠,为—℃。季平均气温夏季最高,秋季次高;冬季最低,春季次低。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盆地最多,~;川西高山高原最少,~。雅安是全省降水量最大的地区,素有“西蜀天漏”之说,;其中,,为全省极端最高值。得荣最少,。 全省年总日照时数为782—2692小时,以四川盆地、川西南山地、川西高山高原的顺序递增。盆地内又呈自西南向东北增加的趋势。川西高山高原1171—2692小时;川西南山地1204~2645小时;四川盆地782~1575小时。全省以理塘最多,达2692小时;宝兴最少,仅为782小时。 全省主要气象灾害可分为8类、101种,分别是:干旱(春旱、夏旱、伏旱)、暴雨、洪涝、秋绵雨、低温(春季低温、夏季低温)、大风、冰雹、雪灾。危害最大的是干旱,其中尤以全国农业主产区的四川盆地受影响最大,有时伏旱和秋旱相连,形成伏秋连旱,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洪涝可发生于省内各地,其中又以凉山州南部和盆地西部、北部受影响较大。川西高山高原为全省降雹最多的地区。大风造成的灾害以盆地内和凉山州南部较为严重。甘孜、阿坝两州虽大风日较多,但地广人稀,损失一般不大。 四川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受盆地地形影响,多云雾,少日照,年平均阴天日数为181~282天,盆地西南部为237
四川省情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