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锐意进取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宜黄三中吴永高
本学期我担任了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八年级12班及九年级6班),跨年级教学,工作量比较大,但我仍兢兢业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注重常规,从抓常规中出成绩。
教学常规不是仅仅写在纸上供人检查的东西,而是在平时教学中必须努力去做的一项基本工作。无论上哪堂课,事先我都会认真去钻研教材(哪怕教材教了好几遍),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及练习题。当然,这些并没有完全写在备课本上,而是全部装在自己的脑子里。说实在的,我上课是从不带教案的,就只一本语文课本,上课的步骤自然了然于胸,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就随手写在书本上,以免遗忘。我总感觉,上课若要依赖教案,课是很难上好的。对于作业的批改,我不认为改得越多越好。我是这样做的,学生先自己做,做好后自己去对答案,做错的题目想通了改过来就行,想不通就问老师。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悟性。正是因为这样,本人所教两个班级的语文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九(6)班年级第一,超过了实验班。八(12)班与两个实验班差距缩小,与其中一个实验班甚至不相上下。
二、推进改革,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
无论是我教的哪一个班,我都是这样做的:预备铃响后,由语文科代表组织同学诵读本周所抄的课外古诗文,之后再安排一位同学上讲台演讲三分钟,接着是课堂检查(检查昨天所讲知识),这三项活动大概要花8分钟左右的时间,然后才开始上新课。为什么我这样安排呢?
我觉得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积累。为此我每周拿出一节课时间,用来抄4则名言、一首古诗词、一篇简短的文言文,让学生早读课读,每节语文课前再读一遍,
以此达到背诵的目的。
现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如果口头表达能力不行的话将会影响未来事业的成功。因此我每节语文课安排一位同学上讲台发表三分钟的演讲,每周一个主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有话可说。用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学生是非常关注考试成绩的,如果分数上不去,你再用什么方法,学生也不买账。要想提高分数,就必须对知识点抓落实。语文的知识点是分散在每篇课文中的,但是又不系统,几乎是碰到一个讲一个。于是我每节课让学生明确该掌握哪些知识点,
脚踏实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