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乙酰化与基因的表达调控的关系相对简单,通常组蛋白的乙酰化的增加会伴随着基因的表达上升,虽然也有研究报道相反的例证,但是大多数的结果都支持这个观点。由于这种相对简单的关系,所以现在对于组蛋白乙酰化也没有进行很深入的研究,除了个别位点例如H4K16的乙酰化可能起阻止异染色质区域蔓延的作用,而且这个位点的乙酰化可能控制着细胞的寿命,其它的很多位点通常人们仅仅用来分析基因的表达增加是否与这些位点乙酰化的增加有关,似乎没有人关心这些位点的修饰有什么样的规律,不过有一篇文章倒是进行了一个分析,就是对H4的4个乙酰化位点修饰的组合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如果这四个位点只有一个位点发生乙酰化那么大多是发生在K16上,而如果是两个位点发生乙酰化则大多发生在K16和K8或者K12上,而K5只会出现在三个位点或者四个位点被甲基化的情况,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K16的乙酰化应该处于最重要的地位,而K5的乙酰化似乎不是太重要,不过这种结论也不一定正确,少并不代表不重要,也许它在某种特殊的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人做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K16的突变对基因的表达具有严重的影响并且不依赖于其他的位点的突变,而其它三个位点的突变则具有相互依赖并且叠加的效应,所以说有一个结论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K16的乙酰化确实比其它的位点具有更为重要的功能。说完了H4,再讲讲H3乙酰化,据我自己所了解,H3有一些位点的乙酰化具有特殊的功能,例如K56的乙酰化与基因的调控,DNA的复制以及DNA的修复都有关系,而K4的乙酰化与异染色质的组装有关,其它的位点修饰(K9,K14,K18,K23,K27,K36等等)则大多与基因的调控有关,撇开其它的功能,
组蛋白乙酰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