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辆菜单车喜欢单车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有想法装一辆属于自己的菜单车,无奈因各种原因搁置至今。最近终于决定自己组装一辆菜车,前前后后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作为入门前的练手,也为能给对此有兴趣的新人一点点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把自己的装车过程记录下来,如果有哪些地方不对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首先给自己定个位,公路车不喜欢,也玩不起,稍微入门的公路车都得大几千甚至上万,几百块钱的永久、喜德胜或者捷安特的Speed-X系列街车实在不敢恭维。另外,个人觉得公路车太专业了,像我这样平时骑着玩玩的意义不大,即使花个几万块钱在轻量化上也不过上个三四十迈,随便抓个电瓶车都比我快;另外,公路车太娇贵,适应性差,只能在路况好的城市公路骑一骑。像我这样喜欢平时在市郊玩玩有能兼顾通勤的还是装个山地比较合适。先上个最终整车图,在朋友家里照的---------------------------------------------------------------------------------------------车架:15寸电镀钢架,配细头管有牙硬叉。关于这架子,其实不是什么高档货,为什么用它?因为它是免费的,以前的车上拆下来的,至少它是标准架,电镀的看上去也比较拉风,哈哈!重量不是我关注的关键因素,那就先用它喽,虽然尺寸小了点。一般身高178-180的朋友用17寸的比较合适了。 关于车架尺寸,一般以五通中心到立管与上管交叉点中心的距离来定义,17寸指的就是五通中心到交叉点中心的距离为17英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换算一下。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压缩车架,上管是向后倾斜的,这样的话测算尺寸一般是五通中心到上管与头管交叉点的水平线的垂直距离。车架尺寸还是很重要的,一般根据身高来选,不合适的尺寸会导致骑行姿势不正确,易疲劳,甚至是发生危险。当然对我这个情况就另当别论了,我不骑长途,有个免费的车架就先用着吧,等以后再换。关于车架材料,最普通的是高碳钢,大街上见到的绝大多数买菜车都是高碳钢车架。高碳钢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强度大、弹性好。但是有两个缺点,一是是死沉死沉的,想想如果每天把它从四五楼搬上搬下那就会让你很你就想扔掉它;还有个缺点就是容易生锈,一般的钢架都需要经过喷漆或电镀处理来防锈。现在的运动型车已经很少用高碳钢车架了。目前主流的运动型山地车车架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密度小,比较轻,在耐腐蚀方面相对于钢有优势,而且易于成型。市场上看到的许多造型夸张的车架都是铝合金材料。像Giant和Merida都做得很不错,还有美国的Trek等都是世界级的品牌。铝合金价格也相对便宜,一般用于自行车架的铝材为6系(如6061)或7系(如7005、7075)铝,7系的强度更高,价格相对于6系也更贵些。shimano的某些牙盘和曲柄就是用7005铝材制成的。但是,铝合金也有它的缺点,一是吸震性差,如果你骑个硬叉铝合金车上小道,那你的PP有罪受了,几里路下来屁股和手估计都是麻的,所以一般铝合金车架都要配避震的前叉。另外,铝合金的金属疲劳特性很明显,经受多次冲击后,有可能出现没有预兆的突然断裂。一般铝架的寿命只有三五年(当然对于业余爱好者的还是比较耐用的)。铝合金还有个缺点就是强度低,一般看到的铝合金车架都很粗壮,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必须做成这么粗以保证强度。一般还需要经过热处理来增加强度,一般看到车架上铝材编号后面有“-T”标志的就是经过热处理的管材。有句话说:“如果你要强度,选钢架;如果你要轻量,选铝架;如果你既要强度又要轻量,那就选很贵很贵的钢架吧”。好的钢架不便宜,因为它要保证钢材的弹性和强度优势,又需要很复杂的抽管技术把管壁做得很薄很薄,来减轻重量,一般有单抽、双抽等抽管技术。目前国内很难找到高质量的钢架,以前的深圳中华自行车厂倒闭后,国内再也没有好的做钢架的厂了。现在市面上还存有少量当时中华给美国大名(DiamondBack)做的车架,大多数落在不懂车的手里,沦为去菜市买菜的工具。比较好的钢架有铬钼钢(Cr-Mo),弹性和重量都很好。有人比喻钢架的弹性好像“弹簧般的骑行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好好感受一下钢架的魅力。更好的像雷诺的853、953钢、鸽子(哥伦布)钢之类的,价格都得大几千了。比较有名的钢架品牌有美国大名、风速(windspeed)等,更高级的像米国的Voodoo、意大利梅花(COLNAGO)都是发烧级的,甚至许多都是手工定制的,咱穷人就算了吧。其实老早中华做的阿米尼有很多都是不错的钢架材料,只是现在基本上绝迹了。想感受钢架的朋友不妨买个迪卡侬(Decathlon)最便宜的维他命系列,至少它的钢架是标准架,强度也是够的。不像市面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异型架,仔细查看五通甚至有虚焊脱焊的现象,这样的车咱就不要骑了,会让你对骑行的乐趣荡然无存。
单车DIY攻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