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历史下册 2.10《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之饶,衣覆天下。
(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阅读材料:
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看看答案吧
说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
这实质上就意味着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已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自然条件的优越
条件: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和表现

1、新品种:
2、产粮区:
3、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
南方大量种植茶树
越南的占城稻
苏湖熟,天下足
产量提高
表现:
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丝织业
蜀锦质量最好“号为冠天下”。
江浙产量最高,为朝廷采用。
棉织业:南宋时期海南岛东南沿海

名冠天下的蜀锦系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色彩艳丽、品种多样、牢固耐用,是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丝织品。它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

七年级历史下册 2.10《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文档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