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参谋当事业让助手成专家——我在省委政研室开展农村工作调研的体会余爱民省委政研室是省委的重要参谋助手机构。开展调查研究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主要途径。作为从基层调到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工作的一名新兵,这几年我写了近百篇农村调查报告,获得中央领导和省领导批示肯定的43篇,多数报告被《专送参阅件》、《内部参阅》、《决策参考》刊发,有些意见建议还被吸收到主要领导讲话和重要文件中。其实,我做的这些与工作需要和领导的要求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秘书工作》杂志的编辑约我写点心得,我不揣冒昧,也就此谈点认识和体会,以求教于大家。一、参之有道——促进发展是大道政研室是干什么的?我体会三个字“谋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参谋助手就应给领导当好参谋,围绕发展出好计谋。一是围绕中心抓调研。基层同志有句很通俗的话:跟着书记干,围绕中心转。各级党委政府都有自己的工作中心,调查研究只有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才会有所作为,否则“顶磨盘唱戏——人吃亏戏不好看”,甚至有“偏离主航道”的危险。所以我们要自觉地“到中流击水”。有人把湖北省委当前的中心工作简称为“两圈一区大建设”,即建设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为例,这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从2008年4月开始建立以来,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每月主持召开一次会议,亲自部署安排,经常检查督办,抓得非常紧也非常实。我们农村处积极投身进去,几个月时间,我作了十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写了一组调研报告,得到清泉同志批示肯定,其中有4篇文章被批转到全省各市县领导参阅,有效促进了仙洪新农村建设。 二是围绕大局出思路。参谋职位小,所谋事情却大,要有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要善于站在全局工作的高度,抓住带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寻求统筹解决的思路。所谓“身在卒位,心为帅谋”。我从基层调到省委政研室半年后,在大量调查学习的基础上,写了《湖北新农村建设的十点思考》,非常符合领导的思路。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批示:“此文很好,很多内容可吸收到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有此开篇,我信心猛增,接着写了一组“关于全省重大事情”的稿子,都得到了主要领导的肯定。三是围绕难题求突破。调查研究不能大而化之,不能搞“空对空”,要搞“地对地”、“空对地”。“对地”就是要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关注热点,攻克难点,尤其是要对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调查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我调研的内容很大部分是农村急需解决的一些现实问题,如村级债务化解、农村安全饮水、农村黑恶赌毒邪问题和村级班子建设问题等等。记得我第一天到省委政研室报到时,就带了3个问题材料,其中《农村自来水厂为什么运行艰难》和《为什么那么多的村支书不愿干》两篇,后来者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书记、省长都作了重要批示。国家安全饮水调查组来湖北考察,指名要我参会发言。省委也针对村级班子建设出台了一些很好的政策。二、谋之有方——“抓到痒处”算良方我们单位一位堪称“老参谋”的同事曾说:“写报告提建议,要抓到痒处。”抓痒只是个比方,我理解意思有四,一是找到痒处,痒处就是需要处,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明波同志的话说,调研要有针对性,要带着问题下去,要想领导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二是看准时机,要把握参
把参谋当事业 让助手成专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