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林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林业与林业科技发展,加大科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支撑,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五”林业科技发展的成效与问题(一)主要成效围绕实施“五大计划”、完成“八项任务”、实现“五大突破”的林业科技发展总体思路,全面实施“十五”林业科技发展计划,出台了林业科技重大项目招投标制,创办了林业科技周,创新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林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科技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和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技储备。全省立项的各类林业科技项目1000多项,总经费14300余万元。目前,我省科技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约为49%,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50%,通过转化和技术推广产生经济效益110亿元。林业科技总体处于全。五年来全省林业科技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自主创新研究取得新突破在森林生态体系构建、种苗花卉工程、竹木产业化技术、林(特)产品综合利用、林产品安全生产与标准化、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数字林业、林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八个研究领域都有新的突破和进展。以竹产业化开发、林木花卉为代表的部分领域成果达到。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5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210多项。沿海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毛竹笋竹林高效经营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林业生物技术方面,开展了DNA、AFLP分子标记研究,建立雷公藤、厚朴等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在种苗花卉方面,发掘利用优良乡土阔叶树种60余个,收集保存了上万份优良林木种质资源,选育推出百余个优良种源、家系和无性系。在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方面,研究并制定了一整套治理松材线虫病的技术方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松褐天牛引诱剂在全国15个省、市推广应用。在数字林业方面,采用3S技术,对遥感图像、GPS数据和调查数据等多种数据源进行融合与挖掘,取得了在技术层与数据层更加综合、更加有效的利用,“数字林业”建设中若干关键技术有所突破。2、科技成果推广取得新进展积极参与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组织科技下乡和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现场会、讲座等1万余期,受训人数100万人次,发放资料达500万份。创办了“林业科技周”,2004-2005年,分别以“科技与林业现代化”和“科技与林业产业”为主题,举办了两届“林业科技周”活动,设一个主会场,全省11市联动。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实施科技推广与示范工作,共实施省级以上推广项目77项,投入经费1778万元,推广面积133万亩,建立示范点205个。全省12个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与厅长科技兴林示范点紧密结合,在科技、管理、机制等诸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林业科技示范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也成为厅领导身体力行、指导全省林业科技工作的重要基地。3、林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作跃上新台阶在林产品安全生产与标准化方面,制(修)订省级地方林业标准45个,率先在全国初步建立起无公害林产品的省级地方标准体系。共组织制定了19项省级无公害食用林产品标准,基本覆盖了我省主要食用林产品种类。开展了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和森林食品产品认定(证)试点工作,举办了“国际森林认证最新进展与未来战略研讨会”。共认定森林食品49个、森林食品基地170个,涉及19个大类的产品,认定面积133万亩,辐射示范面积361万亩。省林产品质检站分别通过了省级计量扩项认证(CMA)AL),使我省林产品检测技术跃居。实施了省级林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44个,,,带动农户28万户,创产值18亿元,增加产值7亿元,为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4、省院科技合作结出新硕果200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2003年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合作原则、合作重点等;合作开展的“浙江林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已通过成果评审。4年多来,省院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先后在浙江60多个县市实施了各类科技合作项目150多项,合计经费1200多万元,取得一大批实用科技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仅在首届林业科技周期间,就签订了省院合作项目24项,签约科技经费2925万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林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对林业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业科技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近年来我省林业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科技储备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在技术储备和科技支撑方面,良种选育和产品保鲜、加工已成为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
浙江省林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